夜色沉沉,偏殿内烛火摇曳。我缓缓合上手中的密信,心中却并未因马皇后的幽禁而真正松懈。刘伯温离去后,我独自坐在案前,思绪翻涌。
小贵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神色凝重:“娘娘,宫外传来消息……您娘家那边出了事。”
我眉头一皱,抬眼看他:“什么事?”
“说是令尊的庶弟与族中几位长辈起了争执,起因是祖产分配不均。如今已经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惊动了地方官府。”小贵子顿了顿,低声道,“更糟的是,这事已经在宫里传开了。”
我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家族纷争本属寻常,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发,未免太巧了些。
果然,没过多久,小英也匆匆赶来,脸色不太好看:“娘娘,奴婢刚听说,马皇后身边的小莲已经开始在各宫散播流言,说您出身寒门,家风不正,连自家人都管不好,如何能辅佐陛下治理后宫?还有人说,您为了争宠,不惜勾结朝臣,陷害忠良,连累家人也不安分。”
我冷笑一声:“她倒是抓得住机会。”
小贵子咬牙道:“要不要让锦衣卫查一查,看是不是有人故意放话出去的?”
我摇头:“不必了,肯定是马皇后的人干的。她现在被幽禁,无法亲自出面,只能借着这件事来污蔑我,动摇陛下对我的信任。”
小英忧心忡忡:“可这些谣言传得太快了,连一些平日里跟您走得近的嫔妃也开始疏远您了。”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残月,沉思片刻,才道:“既然她想玩,那就陪她玩到底。”
次日清晨,我穿戴整齐,前往御花园。朱元璋今日兴致不错,正在赏花。我缓步上前,行礼道:“陛下早安。”
他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我的脸上:“你脸色不太好,昨夜没睡好?”
我轻轻一笑:“臣妾昨晚听闻家中有些纷争,一时担忧,便辗转难眠。”
朱元璋挑眉:“哦?你家里出了什么事?”
我低声道:“回陛下,臣妾家中确有纠纷,不过是些家务琐事,原本不想打扰陛下清宁。只是没想到,此事竟被人添油加醋,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
朱元璋神色微变:“谁传的?”
我淡淡道:“自然是那些巴不得臣妾失宠之人。”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冷哼一声:“马秀英?”
我垂眸:“陛下圣明。”
他冷笑道:“她倒是不甘寂寞。朕把她关在冷宫,她还想着兴风作浪。”
我轻声道:“陛下,臣妾并非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只是担心陛下误会臣妾家风不正,影响您的名声。”
朱元璋看了我一眼,语气缓和了几分:“你既知进退,朕自然不会怪你。不过,你还是要尽快处理好家事,莫要再让人抓住把柄。”
我恭敬应道:“是,臣妾这就派人回去处理。”
回到寝宫后,我立刻召见小贵子和小英:“去查,是谁最先在宫中散布这些谣言的。另外,让陈矩安排人手,秘密前往臣妾老家,调查那场纷争的真正起因。”
小贵子领命而去,小英却迟疑道:“娘娘,若真是马皇后背后指使,恐怕不会这么容易找到证据。”
我淡然一笑:“她越是急着出手,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果然,几日后,小贵子带回了消息:“娘娘,最早传出谣言的是马皇后身边的宫女小莲。她在几个嫔妃面前大肆宣扬,说您家风不正,连亲族都容不下,还说您靠着蛊惑陛下才得以掌权。”
我点了点头:“继续查,她是否与外界有联系。”
与此同时,陈矩那边也传来了调查结果:我家中的纷争,确实是由庶叔挑起,但他背后似乎有人暗中支持,甚至有人向地方官府施压,企图将事情扩大化。
我心中已有几分猜测,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操控。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马皇后。
于是,我决定反将一军。
数日后,我在宫中设宴,邀请几位素来与我关系不错的嫔妃。席间,我有意无意地谈及家事,并当众拿出一份由地方官府出具的公文,证明那场纷争实为庶叔蓄意挑起,背后有人教唆。
“我原以为只是一场误会,”我叹息道,“谁知竟是有人刻意为之。若非陈矩及时赶到,恐怕真要酿成大祸。”
几位嫔妃听得目瞪口呆,纷纷询问详情。
我淡淡道:“此事牵涉甚广,我已禀告陛下,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宴会结束后不久,马皇后那边果然坐不住了。她连夜召见小莲和小良子,商议对策。
我早已安排小英暗中监视她们的一举一动,果然发现她们悄悄派出一名宫女,携带一封密信,偷偷出宫。
那名宫女刚离开皇宫,就被锦衣卫截获。密信内容一经查验,果然是马皇后写给一位在京任职的旧部,请求对方设法搅乱局势,破坏我对家族事务的调查。
我将这份密信呈交给朱元璋时,他看完之后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