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

第18章 北伐捷报,后宫生变(1 / 1)

“娘娘。”那人又道,“他还说——”

话音未落,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

我皱眉望向来人:“何事?”

一名小太监慌张跪下:“报娘娘!北伐军捷报入宫!徐达、常遇春大破元军,已收复大都!”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片刻后,我缓缓点头:“知道了。”

那小太监迟疑了一下,又道:“陛下已在御前召集百官,命各宫准备庆贺事宜。”

我微微一笑,仿佛终于从方才的紧张中回过神来:“好,去吧。”

待他退下后,我转头看向刚才禀报王振消息的小太监:“继续说。”

他低声道:“王振说……他知道马皇后藏身之处,愿与娘娘交易。”

我眯起眼:“什么条件?”

“他说,只要娘娘能保他性命,他就将所有秘密告知。”

我沉默片刻,然后道:“你先下去,此事我会亲自处理。”

他应声退下。

我站在原地,手指轻轻摩挲着袖口绣金线的花纹。

北伐胜利的消息如同惊雷一般炸开在皇宫之中,举宫上下都在筹备庆典,唯独我心知肚明,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

次日清晨,朱元璋在奉天殿设宴,群臣欢聚一堂,庆祝北伐大捷。

我身着盛装,端坐于侧席之上,目光扫过殿中众人。

李淑妃坐在不远处,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角的一丝阴郁。

她一定也察觉到了什么。

宴会进行到一半,朱元璋起身宣布:“朕即日起,封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并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我亦随众起身行礼,嘴角扬起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

然而就在这一刻,我注意到殿外匆匆走来的陈矩。

他并未进殿,而是在门外向我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我心中微动,不动声色地站起身:“陛下,臣妾身子有些不适,想先行告退。”

朱元璋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去吧。”

我缓步走出大殿,陈矩立刻迎了上来,低声禀报:“娘娘,东宫昨夜有人潜入,被侍卫当场击毙。”

我心头一震:“可有查明身份?”

“尚未确认,但据查,此人曾在汤和府中出现过。”

我沉吟片刻:“带我去看看。”

陈矩点头,引我穿过偏门,直奔东宫。

路上,我低声问:“太子可有察觉?”

“太子尚不知情,属下已命人封锁消息。”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马皇后残党仍未放弃,甚至已经渗透进了东宫。

这局棋,比我想象得还要复杂。

---

抵达东宫后,我见到了那具尸体。

是个年轻男子,衣着普通,脸上戴着一张黑色面巾。

我蹲下身,伸手揭下面巾,赫然发现竟是李善长府上的亲信之一。

我心中冷笑。

李善长果然还在暗中插手朝政,试图搅乱局势。

我站起身,对陈矩道:“此事暂且压下,不要惊动太子。”

“是。”

我转身离开东宫时,心中已有计较。

既然你们不肯罢休,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

回到寝宫,我立即召见小贵子与小英。

“今日之事,你们可听闻?”我问。

小贵子点头:“听说东宫出了事,不过外面风声压得很紧。”

“很好。”我淡淡道,“接下来,我要你们二人分头行事。”

“是。”

“小贵子,你去查清李淑妃近日的行踪,特别是她是否与李善长有过接触。”

“遵命。”

“小英,你假意亲近李淑妃,试探她是否已知马皇后未死的消息。”

小英低头应下:“奴婢明白。”

我顿了顿,又道:“另外,派人盯住城南客栈,若王振再现身,务必第一时间通知我。”

两人齐声领命,悄然退下。

我独自坐在案前,望着窗外的暮色。

这场戏,才刚开始。

---

三日后,朱元璋在宫中设宴,赏赐功臣家属。

我也受邀出席,与诸妃同列。

席间,气氛热烈,歌舞升平。

我却无心欣赏,只是一边饮茶,一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就在这时,小贵子悄悄靠近,在我耳边低声道:“娘娘,李淑妃今晨曾密会一人,据查,正是李善长的心腹。”

我心中一凛:“他们说了什么?”

“听不清,但似乎提到了‘时机’二字。”

我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放下茶盏。

李善长果然不甘寂寞,竟敢在此时与李淑妃勾结。

看来,他是打算借北伐之喜,转移朝廷注意力,从而反扑。

可惜,他们选错了对手。

我缓缓抬头,目光掠过对面的李淑妃。

她正低头轻笑,似是沉浸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殊不知,我已经布好了网。

---

夜晚,我独自在偏殿翻阅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