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离开市民服务中心,已经差不多1点。
他在附近试了一家京都地道的炸酱面,他点了杯豆汁,小尝了一口,直接没忍住一口喷出来。
年轻人还是要听劝,刚才坐在对面桌的大爷就劝李易不要轻易尝试。
李易吃完炸酱面,和老板闲聊了会。出门寻找地铁口,继续去参观京都的各大景区。
晚上陈建明打来电话,询问李易是不是在京都。李易如实相告,陈建明邀请李易去参观京都大学。
李易向陈建明坦言,已经和国科院签署相关协议。陈建明笑着告诉李易,他们领导和文院长通过气,允许李易参加他们京都大学的研究。
李易笑着询问陈建明,之前答应李雯的条件做不做数,陈建明拍着胸口保证会帮李雯解决读研的事。
挂了电话,李易打电话和洪择权述说此事。
洪择权隔了半小时回复李易,文院长确实知道这件事。洪择权让李易放心去参观京都大学。
隔天,李易出现在京都大学。陈建明全程带领李易参观学校。
中午陈建明请李易在学校饭堂吃饭。
下午,陈建明有事,他让上次一同去过李易家里的年轻研究员带李易去实验室。
李易再次见到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研究员。
李易和他交谈得知,对方叫吴景阳。
吴景阳带李易来到学校实验楼,他告诉李易,学校有好几个实验室,他们要去的只是其中一个人工智能的实验室。
李易好奇问道“你们不是做大脑研究的吗?”
吴景阳推了一下眼镜,沉声道“我们是做人工智能生物大脑方面的研究。”
李易疑惑地看向吴景阳。
对方边走边解释道“我们给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了一套拟人大脑的运作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系统,按照人类大脑运行的方式去运作。我们想尝试让人工智能更加智能。”吴景阳解释道 。
“不懂,你们智能系统不是靠代码,靠芯片去运转的吗?”李易好奇问道。
“我们靠生物计算机去推演。”吴景阳回答道。
“什么是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是一种利用生物分子、细胞或生物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新型计算模式。”
“它结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旨在突破传统硅基计算机的物理限制,实现高效、低能耗和高度并行的计算能力。”吴景阳耐心解释道。
“所以你们用细胞来充当芯片进行运算?”李易难以置信道。
“准确来说是运用蛋白质,细胞,和神经网络三者结合作为计算。”
“现在的世界都这么疯狂了吗?连细胞,蛋白质都能拿来做计算机。”李易感叹道。
“生物计算机其实存在十多年了,只是它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自身存在太多弊端。目前发展十几年,仍然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吴景阳解释道。
“既然有弊端,你们为什么又拿来研究人工智能?”李易问道。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说不定人工智能就是要用生物计算机去推演,才能真正诞生和人类一样的独立思想。”吴景阳神色疯狂道。
看着吴景阳一脸疯狂的神色,就像国外被洗脑的宗教信徒。
李易从吴景阳身上看到,国外科幻电影里面极端科学家的影子。他终于明白网络上为什么有人会说,科学家也是极端狂热分子。
两人来到实验室,吴景阳和实验里的领导打了声招呼。
吴景阳带李易参观,京都大学的生物计算机。
李易被实验室里的生物计算机震撼到。
就是一个密封的玻璃缸,里面灌满透明液体。缸里有一块“肉”,肉上面有几根细小的线路连接到外界。
与之连接的就是几台普通电脑。
吴景阳和李易介绍道“里面就是生物计算机,我们通过普通电脑传输信号进去,经过处理后,它会反馈数据回来。”
李易盯着玻璃缸仔细看,发现那块“肉”,的形状有点熟悉。
“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大脑。”吴景阳介绍道。
李易听完,头皮发麻,他的身体情不自禁倒退几步。
“这是志愿者临死前,自愿捐赠的。”吴景阳解释道。
“我们会在人濒临死亡前,把大脑完整取出,供养在营养液里。。。”
李易没心思听吴景阳介绍,他有点害怕自己未来有一天,成为这里所谓的“生物计算机” 。
吴景阳带李易参观完实验室后,把李易带到办公室。
李易在办公室里,见到这项科学研究的负责人。
对方是位中年男人,是他拜托陈建明多次邀请李易参与他的研究项目。
通过聊天,李易得知对方在京都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对方在大脑研究领域,颇有一番建树。
副校长叫齐国正,今年已经59岁了。
李易以为对方正值壮年,对方样貌看上去和40岁的中年男人一样。
副校长和李易寒暄几句,便让吴景阳带李易去做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