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2集:提前完成(1 / 1)

刘好仃站在控制台前,手里拿着一支红笔,眼睛盯着最后一张调试数据表。他看了很久,然后轻轻在“合格”那一栏打了个勾。

“搞定。”他说,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的人听见。

整个车间像是被松了口气的气球,顿时轻快了起来。有人开始收拾工具,有人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有人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说是留个纪念。

“刘哥,传感器调好了?”小陈凑过来问。

“调好了,误差0.1秒,比标准还高半档。”刘好仃把表格递给小陈,“拿去归档。”

小陈接过表格,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忍不住感慨:“这玩意儿可真够折磨人的。”

“是啊。”刘好仃笑了笑,“不过折腾完,心里踏实。”

他走到车间中央,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上的吊灯。那灯光暖洋洋的,照在新装的设备上,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心感。

“刘哥!”小林跑过来,脸上挂着兴奋,“厂里说下周三才来验收,咱们提前完成了,能不能休息两天?”

“你想多了。”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验收提前了,今天下午就要来了。”

“啥?!”小林瞪大了眼,“不是说下周吗?”

“我说服了厂长。”刘好仃语气平静,“咱不能等,得主动点。”

小林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知道刘好仃不是逞强的人,但有时候,他就是这么固执。

“那你刚才还让我们整理资料……”

“那不是为了让他们看得清楚点嘛。”刘好仃笑着走开,“赶紧去通知各小组,准备演练。”

演练一开始就不顺利。

几个老工人操作新设备时频频出错,不是按错了键,就是漏掉了步骤。机器几次报警停机,现场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刘好仃站在旁边,没有发火,只是默默地看着。直到第三次出错后,他才开口:

“你们是不是不太熟悉流程?”

没人回答,但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样吧。”刘好仃转身对小张说,“你去办公室拿几套流程图卡片来,贴在设备边上。”

“现在就做?”小张有点惊讶,“我昨晚刚做完一套,还没检查呢。”

“那就再快一点。”刘好仃点头,“时间不多了。”

十分钟后,流程图卡片被贴到了每台设备的操作面板旁。虽然略显粗糙,但清晰易懂,连颜色都做了区分。

“记住,蓝色是启动,红色是紧急停止,黄色是参数调整。”刘好仃指着卡片,“有问题随时问,别怕犯错。”

老李摸了摸下巴,嘀咕了一句:“这东西要是早几天出来就好了。”

“早几天还没这设备呢。”刘好仃笑着说,“现在也不晚。”

演练继续进行,情况明显好转。失误少了,节奏也慢慢稳了下来。几个年轻技工甚至已经开始互相比赛谁的操作更快更准。

刘好仃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扬起。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好仃一个人坐在角落,啃着盒饭。饭有点凉,菜也不算新鲜,但他吃得很香。

“刘哥,你不回宿舍歇会儿?”小陈端着饭过来坐他旁边。

“不了。”刘好仃摇头,“吃完还得再去看看输送带那边。”

“你还担心卡顿?”

“嗯。”刘好仃夹起一口米饭,“昨天那个零件磨损得太厉害了,估计撑不到验收结束。”

“那你打算怎么办?”

“换新的。”刘好仃说,“但库存不够,得从别的车间借。”

小陈愣了一下:“这不是又要求人了?”

“是啊。”刘好仃笑了笑,“但这次我有理由。”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下午两点,厂长带着几位技术主管走进车间。他们穿着整洁的衬衫,手里拿着文件夹,显得格外正式。

刘好仃迎上去,简单打了声招呼,然后直接进入正题:

“我们已完成所有设备安装与调试,试运行结果符合预期。这是检测报告,请过目。”

厂长翻了几页,点了点头:“不错,效率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

“其实还能更快。”刘好仃说,“如果当初分工明确一些,进度不会卡那么久。”

厂长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笑了笑:“你们做得很好。”

验收开始后,一切顺利。设备运转平稳,数据稳定,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厂长一边看一边点头,偶尔还会低声和身旁的技术主管交流几句。

刘好仃站在一旁,没有插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每一项测试的结果。

当最后一个环节完成时,厂长合上文件夹,转头看向刘好仃:

“可以了,没问题。”

刘好仃点点头,说了句“谢谢”,然后转身走向操作台。

“所有人注意,新生产线正式投产!”他拿起话筒,声音洪亮。

车间里响起一阵掌声和欢呼声,气氛热烈得像是过年。

晚上六点,天已经黑了,车间门口却依旧灯火通明。

刘好仃靠在墙边,手里拿着一瓶水,静静地望着忙碌的人群。大家还在清理现场、归整工具,有些人已经开始讨论明天的工作安排。

“刘哥,你说接下来会不会轻松点?”小林凑过来,一脸期待地问。

“轻松?”刘好仃笑了笑,“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那你还笑?”

“因为我相信一件事。”刘好仃拧开水瓶,喝了一口,“只要方向对了,走得慢点也没关系。”

小林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他知道,刘好仃从来不说空话。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走得对吗?”

“对。”刘好仃望向远处的新设备,“而且,才刚刚开始。”

小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灯光下的生产线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安静而有力。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努力,也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夜色的清凉。刘好仃站直身子,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背,然后迈步走向办公室。

明天,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去做。

但他知道,只要方向对,走得再晚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