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唳九霄倾天下

第57章 帝王亲询问来历(1 / 1)

意识如同沉在冰冷幽暗的深水之中,浮浮沉沉。剧烈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包裹着每一寸筋骨,灵魂仿佛被抽离,只余下沉重躯壳的钝痛。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弱的光芒刺破黑暗,伴随着淡淡的、清心安神的檀香气息。

凤清歌艰难地掀开沉重的眼皮,视线模糊了好一阵才渐渐清晰。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织金承尘,四周陈设雅致而不失皇家气派,显然是一处宫室。她正躺在一张宽大柔软的紫檀木拔步床上,身上盖着云锦丝被。

“大小姐,您醒了?” 一个温和沉稳的声音响起。凤清歌侧头,只见皇后身边的掌事孙姑姑正坐在床边的绣墩上,见她醒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笑容,连忙起身倒了杯温水递过来,“您感觉如何?可还有哪里不适?御医刚走,说您是心神消耗过度,需静养。”

凤清歌就着孙姑姑的手喝了几口水,清凉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喉咙,让她混沌的思绪清晰了许多。她支撑着想坐起来,身体却依旧酸软无力。

“大小姐莫急,躺着就好。” 孙姑姑连忙扶住她,在她身后垫了个软枕,“您已昏睡了近两个时辰。七殿下那边,御医们守着,按照您开的方子用了药,气息平稳了许多,贤妃娘娘寸步不离地守着,陛下和皇后娘娘也去看过几回了。您可是救了整个澄瑞殿啊。” 孙姑姑的语气里带着由衷的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亲近。

凤清歌微微颔首,声音沙哑:“七殿下吉人天相。姑姑,这里是……”

“是琼林苑的‘芷兰轩’偏殿,皇后娘娘特意吩咐收拾出来给您静养的。” 孙姑姑解释道,随即压低声音,“九殿下将您送来后,守了约莫半个时辰,见您气息平稳,才被陛下召去问话了。临走前特意吩咐奴婢好生照料。”

君临渊守了半个时辰?凤清歌心头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有劳姑姑费心,也替我谢过九殿下和皇后娘娘。”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恭敬的通禀声:“陛下驾到——!”

孙姑姑神色一凛,连忙起身退到一旁垂首侍立。凤清歌也强撑着想要下床行礼。

“免了,躺着。” 皇帝君弘毅低沉威严的声音已至门口。他独自走了进来,并未带随从,显然是有话要单独问。他挥手让孙姑姑退至殿外守着。

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气氛瞬间变得沉凝而微妙。君弘毅走到床前不远处的紫檀圈椅坐下,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凤清歌苍白的脸上,带着审视与探究,那属于帝王的威压,即便刻意收敛,也足以让寻常人喘不过气。

凤清歌垂眸,做出虚弱恭谨的姿态,心中却高度戒备。

“感觉如何?” 君弘毅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关怀,臣女已无大碍,只是有些乏力。” 凤清歌声音虚弱。

“嗯。” 君弘毅应了一声,沉默片刻,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凤清歌,你今日之功,朕记在心里。救皇子,是大功。但朕心中仍有疑虑。”

来了。凤清歌的心微微提起。

“你先前所言,医术得自云游跛脚道人,残破医书……” 君弘毅缓缓道,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压力,“朕想知道,那老道是何方人士?形貌如何?所传医书,又是何名目?那套针法,可有名号?”

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直指核心!帝王的多疑在此刻展露无遗。他不完全相信那个“跛脚老道”的说辞,他要更确凿的细节来印证,或者说,他要判断这背后是否牵扯到他不知道的势力。

凤清歌脑中飞速运转。细节必须合理,但又不能太实,否则容易留下破绽。她微微蹙眉,做出努力回忆的样子,声音带着不确定:“回陛下,那时臣女年纪尚幼,又缠绵病榻,记忆已有些模糊。只记得老道年岁颇大,须发皆白,面容清癯,左腿微跛,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道袍……口音……似乎是南方一带,具体何处,臣女分辨不清。”

她顿了顿,继续道:“那医书……封面早已残破不堪,字迹模糊,只隐约记得开篇有‘草木通玄’几字……至于针法口诀,更是晦涩难懂,老道只口述了一遍,言明此针法霸道,名为‘逆……逆命九针’,旨在绝境中逆转生机,却也凶险异常,稍有不慎,施针者与受针者皆危矣。臣女……只勉强记住了行针路径,口诀早已模糊……”

她将针法命名为“逆命九针”,既点出其凶险霸道,又解释了为何御医闻所未闻。至于医书,模糊的“草木通玄”四字,足以引人遐想,却又无从查证。

君弘毅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圈椅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他审视着凤清歌脸上的每一丝表情,试图找出破绽。少女的眼神坦诚中带着一丝病弱的迷茫,回忆时的微蹙眉头也显得无比自然。最重要的是,她强调了这针法的凶险和自身的勉强,这符合她力竭昏迷的表现。

“逆命九针……绝境逆转……” 君弘毅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精光闪烁,“好一个逆天改命!那老道,看来非常人。” 他心中的疑虑稍减,但并未完全打消。如此奇术,只传于一个侯府病弱女童?总觉得有些蹊跷。莫非……与那个地方有关?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在他心中悄然浮现——药王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