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枭雄

第26章 要船,要地,还要人(1 / 1)

登州船舶司新船坞,咸湿的海风都压不住那股子新鲜木料、桐油和热沥青的浓烈气味。三艘巨兽般的船体静静卧在滑道上,五千石的骨架撑开,比旁边的昌隆壹、贰还要大上一圈!船头包着铮亮的熟铜,像巨兽的獠牙。杨靖和吴起站在坞顶高台,身后跟着十几个昌隆号核心管事的,个个伸长了脖子。

“吉时到——祭海神!开闸放水!”船舶司的胖提举拖着长腔,脸笑得跟朵菊花似的。他身后,几个披着油腻皮袄的老匠户,抬着猪头三牲,颤巍巍挪到坞口。

杨靖却皱了皱眉,目光扫过那群匠户。领头的是个驼背老头,双手骨节粗大变形,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焦黑木屑,眼神浑浊里透着麻木。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后生,也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抬祭品时脚步虚浮。

“这些匠户…看着日子艰难?”杨靖侧头问身边船舶司派来的一个主簿。

那主簿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回东家的话,都是些老手艺人了,靠手艺吃口饭,日子…嘿嘿,凑合,凑合。”

杨靖没再问,只对旁边小五低声吩咐了几句。小五点点头,悄没声溜下高台。

闸门绞盘在号子声中缓缓转动,浑浊的海水轰然涌入干船坞,托起那三头巨兽。岸上爆发出震天欢呼!胖提举捻着胡须,正准备说几句场面话讨赏,却见杨靖大步走下高台,径直朝那群刚放下祭品、缩在角落的匠户走去。

“老师傅,”杨靖停在驼背老匠面前,声音不高,却压过了喧闹,“这船…是您带着徒弟们造的?”

老匠头被这阵仗吓了一跳,浑浊的眼睛里全是惶恐,佝偻着腰就要下跪:“回…回贵人话,是…是小老儿们粗笨手艺…”

杨靖一把扶住他胳膊,触手只觉枯瘦如柴。他目光扫过老匠头身后那群同样瑟缩、面有菜色的匠户,朗声道:

“粗笨?能造出这等劈波斩浪的巨舰,是点石成金的手艺!今日新船下水,昌隆号大喜!见者有份!”

他朝小五一挥手。小五立刻带着几个壮汉,抬着几个沉甸甸的箩筐过来,“哗啦”一声当众掀开盖布!

白花花的银锭!成串的铜钱!堆得像小山!

岸上瞬间死寂,所有目光都黏在了那堆银钱上,呼吸都粗重了。

杨靖随手拿起两个十两的雪花银锭,不由分说塞进老匠头粗糙得像树皮的手里:“老师傅,这是您的手艺钱!拿着!” 他又抄起几串铜钱,塞给旁边几个目瞪口呆的年轻匠户:“你们的!辛苦了!”

老匠头捧着那两块沉甸甸、冰凉的银子,手抖得像风中的枯叶,浑浊的老泪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往下淌。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嗬嗬”的抽气声,膝盖一软就要往下跪。他身后的匠户们也都懵了,看着手里这辈子都没摸过这么多的钱,又看看泪流满面的师傅,一个个眼圈发红。

“都起来!”杨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目光扫过全场,尤其是那些船舶司的官吏,“手艺,值这个价!往后昌隆号的船坞,工钱翻倍!饭食管饱!有肉!手艺好的老师傅,月例再加五贯!我杨靖把话撂这儿,只要昌隆号在一天,绝不亏待卖力气、卖手艺的兄弟!”

“好——!!”

短暂的死寂后,岸上爆发出比新船下水时更猛烈、更狂热的吼声!匠户们攥紧了手里的钱,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现在就冲回船坞再干三天三夜!那些船舶司的小吏、力夫,甚至胖提举,都被这豪横的手笔和气势震住了,看向杨靖和昌隆号众人的眼神,彻底变了。

吴起站在杨靖身后,看着眼前这狂热的一幕,又看了看那三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五千石巨舰,胸中豪气激荡。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雪亮的刀锋直指苍穹,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升——帆!挂——旗!昌隆号——启航!!!”

“启航——!!”

“启航——!!!”

巨大的昌隆号蓝底金锚旗,在震耳欲聋的吼声中,迎着猎猎海风,在三艘新下水的五千石巨舰主桅上,冉冉升起!如同三片深蓝的云,遮蔽了登州港的天空!

---

**十日后,登州城,昌隆海记分号,后院密室。**

厚重的门帘隔绝了前堂的喧嚣。室内暖炉烧得正旺,茶香袅袅。杨靖一身深青色常服,坐在主位,气度沉凝如山。小五侍立一旁。

门开,赵良嗣在伙计引领下走了进来。他换了身干净的儒衫,但眉宇间的疲惫和忧色依旧浓得化不开。看到主位上那位目光如电、不怒自威的年轻人,赵良嗣心中微凛,拱手道:“想必这位便是昌隆号杨东家?赵某有礼。”

“赵大人请坐。”杨靖微微颔首,声音平稳,“一路辛苦。登州简陋,比不得汴京,大人见谅。”

寒暄几句,赵良嗣便迫不及待切入正题,从怀中取出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羊皮纸,双手奉上,神色无比凝重:“杨东家,此事…干系辽国存亡根本!我主天祚皇帝陛下御览贵号提议后…虽痛彻心扉,然…为社稷计,为万千生民计…”他喉头滚动,声音艰涩,“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