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断亲后,他们哭求我赏口饭

第106章 碧玉稻(1 / 1)

赵家老家那边的人现在都一个个满脸踌躇的样子,但是回到了神农空间内的赵兴邦却又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叮——神农空间升级完成】

【解锁新品种:碧玉稻】

【空间作物产量翻倍】

机械般的提示音在赵兴邦脑海中响起时,他正在空间里收割新一茬的紫晶葡萄。眼前的虚拟面板闪烁着淡绿色的光芒,显示出一株通体碧绿的稻穗图案——稻粒晶莹剔透,如同上好的翡翠雕琢而成。

赵兴邦心念一动,面板立刻展开详细说明:

【碧玉稻:富含生命能量,口感绝佳,长期食用可改善体质。亩产可达2000斤,抗病虫害能力极强。】

他嘴角微微上扬。这来得正是时候——村里的水稻刚插秧不久,如果能悄悄替换成碧玉稻...

现在唯一不知晓的,就是这系统是怎么进阶的,难不成就跟普通的种田一样,靠着时间和正常的成长就能开放和升级更多的功能吗?

在赵兴邦思考着的时候,肉身外面传来了呼唤声。

“兴邦哥。”王玉兰的声音从空间外传来,带着几分急切,"张叔他们来了,说地里的苗长得不对劲!"

赵兴邦自然知道田里肯定不会出什么大事的,不过看在自己媳妇这么着急的样子,还是很快的先走了出来。

赵家村的田野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张老汉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来到地头,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差点摔了马灯——才种下七天的玉米已经长到他腰际,翠绿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麦苗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绿得发亮;豆秧更是爬满了支架,隐约能看到小小的豆荚。

"神了...真神了..."张老汉颤抖着手抚摸玉米叶片,粗糙的掌心里传来生命蓬勃的触感。

随着天色渐亮,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田里,惊呼声此起彼伏:

"我滴个娘!这麦子咋长这么高了?"

"豆子都结荚了!这才几天啊!"

"你们快来看这玉米!比我孙子长得还快!"

整个村子沸腾了。老人们蹲在地头,小心翼翼地拨弄着庄稼,生怕这是场梦;年轻人则兴奋地跑来跑去,比较谁家的苗长得更好;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欢笑声惊飞了一群麻雀。

赵兴邦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他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技术。他笑而不答,只是叮嘱大家按照他教的方法施肥浇水。

"兴邦啊,"老村长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咱们村要出名了!这产量,别说公社模范,全省都能排上号!"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周边村子。接连几天,都有外村人慕名而来,只为亲眼看看这"奇迹庄稼"。赵兴邦来者不拒,耐心讲解种植技巧,还送了些改良种子给邻近的困难户。他的名声越发响亮,连县广播站都派记者来采访。

......

县农业局办公室里,马副主任狠狠摔碎了第三个茶杯。

"废物!都是废物!"他对着面前垂头丧气的心腹咆哮,"不是说那批种子发不了芽吗?现在倒好,都快能收割了!"

心腹小王缩着脖子,声音细如蚊呐:"主任,那庄稼长得确实邪门...我听村里人说,七天就结荚..."

"放屁!"马副主任一脚踹翻椅子,"肯定是用了什么违禁药物!激素!对,一定是激素!"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得地板咚咚响。窗外传来欢快的喇叭声——是宣传部的车,正准备去赵家村拍摄农业推广成果。马副主任的脸色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毒:"去,把老李和老张叫来。就说...有紧急任务。"

半小时后,农业局的两位资深专家被秘密召见。李专家戴着厚厚的眼镜,是植物保护方面的权威;张专家秃顶圆脸,专攻作物栽培。两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副主任为何突然召见。

"二位,"马副主任笑容亲切,亲手给他们斟茶,"有个重要任务需要你们出马。"

他推过一份文件,上面赫然写着《关于赵家村农作物异常生长情况的调查通知》。

"这..."李专家扶了扶眼镜,"赵家村不是农业推广试点吗?听说长得很好啊。"

"就是长得'太好'了!"马副主任重重敲了敲桌子,"七天抽穗,十天结荚,这正常吗?我怀疑他们使用了违禁激素,危害食品安全!"

张专家皱眉:"可是刘书记亲自抓的项目..."

"刘书记去省里学习了,现在农业局我负责。"马副主任打断他,意味深长地说,"二位都是明白人,食品安全大于天啊..."

他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厚厚的信封,推到两人面前:"出差辛苦,一点心意。"

李专家和张专家对视一眼,都没伸手。办公室里一时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这样吧,"马副主任突然笑了,收回信封,"你们先去调查,如果真的没问题,我也好向上面交代。万一...发现什么异常,该上报上报,该处理处理,如何?"

话说到这份上,两位专家只能点头。马副主任亲自送他们到门口,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明天一早就出发,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关上门后,马副主任的笑容瞬间消失。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老周啊,我这边安排好了...对,你那边的人也准备好...一定要查出问题!"

“就算没有问题,也要查出问题来!”

……

第二天上午,两辆印着"农业执法"的白色面包车开进了赵家村。车子停在村委会门口,李专家、张专家带着四五个工作人员走了下来,个个表情严肃。

早就得到消息的老村长慌忙迎出来:"各位领导,欢迎欢迎..."

"不必客套。"李专家板着脸,"我们是来调查农作物异常生长情况的,请配合。"

村民们渐渐围拢过来,交头接耳。有人认出了车上的标志:"是县农业局的!来调查啥?咱村的庄稼长得太好也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