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应天府,城郊,神机营秘营。
三千将士,列阵待发。他们身后,是五百辆整齐划一、散发着桐油与钢铁气息的“追风战车”。数千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在秋日的阳光下打着响鼻,吐出白色的雾气。整个大营,弥漫着一股即将出鞘的利剑般的锋锐与肃杀。
没有鼓乐,没有旌旗招展,一切都在绝对的静默中进行。
朱雄英身披玄色麒麟大氅,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缓缓步入营中。他身后,没有跟任何一名朝臣,甚至没有太子朱标。
这是属于他和他的军队的,最后的告别。
他来到点将台前,周观早已率领所有千户、百户在此等候。
“参见殿下!”众将齐齐单膝跪地,声若金石。
“免礼。”朱雄英翻身下马,走上点将台,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周观。”
“末将在!”
“此去,山高路远,九死一生。你怕吗?”朱雄英淡淡地问道。
周观抬起头,迎着朱雄英的目光,眼中燃烧着火焰:“为殿下效死,为大明开疆,末将……与神机营三千将士,无一人惧死!”
“好。”朱雄英点了点头,他没有再说任何一句鼓舞士气的话,而是从袖中取出两样东西。
一样,是一只小巧的、用黄铜打造的指南针。 另一样,是一本薄薄的、用牛皮纸包裹的册子。
他亲自将这两样东西,交到周观的手中。
“此为‘定北针’。”朱雄英指着那指南针,“无论你在何处,无论阴晴雨雪,它永远指向北方。它会指引你们回家的路。”
“而这本册子,”他的声音变得无比郑重,“是此次行动的《行军作战条例》。里面,记录了你们此行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应对之法。从每日的行军里程,到扎营的规范;从遭遇小股敌军的应对,到发现敌军主力后的决断;从如何伪装,到如何突袭。所有的一切,都在其中。”
“此去,我不会再给你们任何一道命令。这本条例,就是我的命令。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它。”
周观接过两样东西,只觉重逾千钧。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指南针和条例,这是殿下将三千将士的性命,将这场豪赌的胜负,完完全全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末将……誓死完成任务!”他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朱雄英扶起他,目光越过他,投向台下那三千名沉默的士兵。
他深吸一口气,用足以让每一个人都听清的声音,开始了他的训话。这训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却字字诛心,直抵灵魂。
“将士们,”他开口了,“今日,站在这里的,不是三千个独立的个体。你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被称作‘神机营’的生命。”
“你们的强大,不在于你们任何一人的武艺有多高强,而在于你们对彼此的绝对信任,对纪律的绝对服从。”
“当炮手在后方装填时,他要相信,前方的步兵会用血肉之躯为他挡住敌人。当步兵发起冲锋时,他要相信,侧翼的战友会为他提供精准的火力掩护。当医护兵为你包扎伤口时,你要相信,他会用尽所学来拯救你的生命。”
“你们,是彼此的铠甲,是彼此的刀剑。你们的灵魂,由三千颗心脏共同构成。这,就是我为你们注入的第一道军魂——协同。”
“此去,你们将面对的,是广袤的敌后,是十倍于己的敌人。你们没有后援,没有补给。你们手中的每一颗子弹,口中的每一口干粮,都必须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你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什么时候该战,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隐忍,什么时候该雷霆一击。”
“记住,勇敢不是愚蠢的冲锋,荣誉不是无谓的牺牲。活着,完成任务,带着荣耀回家,这才是对大明最大的忠诚。这,是我为你们注入的第二道军魂——理智。”
“最后,”朱雄英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能看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你们要知道,你们为何而战。”
“你们不是为我朱雄英一人而战,也不是为朝廷的功名利禄而战。”
“你们是在为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战!”
“你们的每一次前进,都是在为身后的亿万同胞,拓展生存的空间。你们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大明的天威,不容侵犯!”
“你们的‘追风战车’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成为未来的沃土。你们的‘神机火铳’发出的每一声怒吼,都将成为新时代的序曲!”
“百年之后,史书会记住你们。你们的名字,将与这支军队一起,成为传奇。这,是我为你们注入的,最后一道军魂——信念!”
“协同,理智,信念!”
“神机营,出发!”
没有再多余的话。朱雄英翻身上马,拨转马头,径直向营外驰去。
他将背影,留给了他的军队。
周观站直身体,看着殿下远去的背影,猛地抽出腰间的指挥刀,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他此生最洪亮、最坚定的一声怒吼:
“神机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