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者和众人疑惑的眼神,师父见瞒不过,便坦然说道:“老人家,实不相瞒,我们师徒三人精通易经之术。此番前来,是因为我徒儿的一位朋友,因与这古镇相关的一段视频受到惊吓。我们怀疑此事与古镇的一些隐秘有关,所以才来探寻真相,希望能帮到她。”
老者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上下打量着我们,沉默片刻后说道:“罢了,既然你们表明身份,也有自己的缘由,我也不再阻拦。但丑话说在前头,这宅子一直透着古怪,周围村民都忌讳万分。你们执意要查访,后果需自负,到时候可别怨我没提醒。”
师父感激地说道:“多谢老人家通融,我们自会小心。”
待老者带着村民离去后,师父神色凝重,决定用小六壬再探吉凶。只见他掐指一算,口中念念有词:“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一番推演后,得出“留连”之象。
师父眉头紧锁,向我们解释道:“留连,主事情难成,且有拖延、纠缠之象。看来我们在这古镇的探寻之路,必定充满波折,困难重重。但既来之,则安之,扶正安民除魔卫道也是我们的使命。”
我和宋悦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师父,我们不怕,咱们一起面对。”
于是,我们再次返回正屋。我继续仔细观察那幅女子画像,试图从细节中找到线索。
画像的右下角,有一行模糊的小字,我凑近仔细辨认,隐隐约约看出是“壬戌年秋月绘”。
壬戌年,难道是1922年?民国时期?这会是关键信息吗?
宋悦则在屋内四处翻找,突然,她在一张破旧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陈旧的账本。账本纸张已经泛黄,有些页面还粘连在一起。
她小心地翻开账本,上面记录着一些奇怪的收支明细,诸如“祭祀用品若干,送往老宅”“请巫者做法,花费……”等内容。
师父在一旁研究着屋内的风水布局,发现这宅子的风水被刻意改动过,原本应是聚气的格局,却被布置成了散气之象,似乎是为了压制什么东西。
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自发现的线索。我指着画像说:“师父,师妹,这壬戌年或许能帮我们确定这女子生活的年代,说不定能从中找到她的身世线索。”
宋悦点头,接着说道:“这本账本也很奇怪,频繁记录祭祀用品和请巫者做法,难道一直有人在试图安抚什么?”
师父摸着下巴,沉思道:“这宅子风水被改,定是有目的的。结合这些线索,或许能拼凑出事情的全貌。”
正当我们深入探讨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内越发昏暗,一股阴森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
突然,一阵寒风吹过,将窗户吹得“哐哐”作响。紧接着,画像上女子的眼神仿佛动了一下,直勾勾地看向我们。
我心中一惊,喊道:“师父,师妹,你们看画像!”他们二人闻声转过头来,也都看到了这诡异的一幕。
就在这时,屋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我们呼出的气息都变成了白色的雾气。
宋悦有些紧张地靠近我们,说道:“师兄,师父,这……这是怎么回事?”
师父神色镇定,说道:“莫慌,看来是我们触动了这里的某些东西。大家保持镇定,运用所学,应对这一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诡异现象愈发强烈。画像上的女子似乎要从画中挣脱出来,屋内的桌椅开始自行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我们师徒三人能否凭借易经之术,化解眼前的困境?而这一系列诡异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中,那画像上的女子竟真的缓缓浮现于半空之中。
她身着一袭素白长袍,青丝垂肩,面容绝美却带着无尽哀怨,双眼满是幽冷的恨意。
女子幽幽开口,声音好似从九幽地狱传来,透着刺骨的寒意:“你们既然敢半夜三更闯入此处,想必也是有些本事。我本是这古镇之人,却含冤去世,心中怨气难消,被困于此不得解脱。”
师父镇定地问道:“姑娘,你且详细说来,究竟所为何事含冤?”
女子悲戚地诉说着:“一百多年前,我与家中兄长相依为命。这古镇有一恶霸,觊觎我的容貌,欲强娶我为妾。我宁死不从,那恶霸便怀恨在心,设计陷害兄长,致其蒙冤入狱,最终含恨而死。我为了给兄长伸冤,四处奔走,却无人理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绝望之下,我在这宅中自尽。”
我愤怒地说道:“这恶霸如此可恶!那后来呢?”
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怨毒,继续说道:“我死后,怨气不散,常在这宅中作祟,吓退了不少人。后来有江湖术士听闻此事,前来应下帮我化解怨气,让我能入土为安,条件是我要将宅中所藏的财宝相赠。我信以为真,便将财宝所在之处告知于他。可那江湖术士得了财宝后,却言而无信,并未履行承诺,反而布下这诡异的风水局,妄图将我永远镇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