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第115章 烽火楼台照古今(1 / 1)

酒坊内酒香氤氲,李白那洪钟般的笑声几乎要掀翻茅草屋顶:“哈哈哈!妙哉!吾观尔等写诗,下笔如飞,瞬息成篇,比那驿马传书还快!此等神速,莫非得了文曲星灌顶?”他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戏谑的光芒,手中酒碗里的清冽液体随着他豪迈的动作微微晃荡。

一位须发皆白、气质儒雅的现代诗坛泰斗苏砚山,恭敬地欠身回答:“太白先生有所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寰宇之内,消息传递只在弹指之间。”他指了指窗外景区游客手中闪烁的屏幕,“一机在手,万里之外风物人情、战火硝烟、市井悲欢,皆如亲见。所见既博,所思既广,灵感便如江河决堤,奔涌难遏。是以成篇之速,非昔日可比。”

杜甫正襟危坐,眉头微蹙,如同在审视一卷残破的兵书。他缓缓点头,枯瘦的手指捻着几茎胡须:“便利诚可贵,然……”他从宽大的旧袍袖中,珍重地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现代诗报,展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一首辞藻华丽、意象繁复的爱情诗,痛心疾首地摇头,“然诗意若浮萍,无根底则随波逐流,终至浅薄!观此篇,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然如隔靴搔痒,情意空洞,不见‘感时花溅泪’之切肤,更无‘清辉玉臂寒’之深挚!徒有其表,失其魂魄!”他低沉的叹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让在场的现代诗人们纷纷面露愧色,陷入沉思。

一位年轻的女诗人,眼中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霍然站起,声音清亮如珠落玉盘:“杜工部教诲的是!时风浮躁,快餐文化盛行,确易催生速朽之篇。然我辈并非全无坚守!既要让诗飞入寻常百姓家,易于传唱;更要承袭前辈风骨,深扎于生活沃土,挖掘时代幽微处的痛与光,赋予诗作磐石般的重量!此间平衡,正是吾辈上下求索之道!”

李白闻言,仰天大笑,声震屋瓦,手中酒碗重重一顿:“好!好一个‘磐石般的重量’!小娘子此言,深得吾心!诗道无古今,贵在赤诚!古人今人,皆可为师,亦可为友!当浮一大白!”他豪迈地举起酒碗,“来来来,诸君共饮!今日不论尊卑,只谈诗心!韵律可破,意境当深;情感贵真,辞藻为末!且看吾等古今合力,能否酿出几坛醉倒千秋的绝妙好辞!”

酒碗碰撞,琼浆四溢。一场跨越千年的诗坛风暴,就在这飘散着酒香与木屑气息的酒坊里激烈地席卷开来。古韵与新声碰撞,格律与自由交锋,对生命本质的叩问与对时代症候的剖析相互激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放,遭遇现代对个体价值的多元解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郁,引发对当代社会公平的深切共鸣。争论声、吟哦声、击节赞叹声,汇成一股汹涌的洪流,冲击着每一个在场者的灵魂。

---

与此同时,景区深处那座巍峨的三国时期仿古城楼——“烽燧台”上,气氛却凝重如铁。几位身着笔挺现代军装、肩章闪耀的将军,正与几位甲胄鲜明、气度沉凝的古代名将相对而坐。山风猎猎,吹动旌旗,也吹拂着古今将帅同样锐利的目光。

一位肩扛将星的现代将军,目光如炬,投向端坐如山的蒙恬,语气带着由衷的敬重与一丝探询:“蒙恬将军,您当年督造万里长城,以血肉之躯筑起屏障,隔绝胡马,此等深谋远虑、固守国门的战略眼光,实乃震古烁今!然斗转星移,今之战场,瞬息万变。若将军面临的是可千里之外取敌首级的导弹、是遮天蔽日的战机、是无形无迹的电子攻击……不知将军将如何应对这‘无墙可守’之局?”他的问题,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指古今军事思想的巨大鸿沟。

蒙恬古铜色的脸庞在阳光下如同石刻,他微微眯起眼,仿佛在凝视那看不见的、来自遥远未来的威胁。他放在膝上的大手缓缓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就在这凝重的思索中,一个年轻、炽烈、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声音陡然响起!

“守?”霍去病猛地站起,玄色甲叶铿然作响,他年轻的脸庞上燃烧着永不熄灭的战意,“战机稍纵即逝!纵有神兵利器,战场主动权岂能拱手让人?依我之见,管他什么导弹战机!当效冠军侯故事,以雷霆之势直捣黄龙!集中精锐,攻其必救,以攻代守!敌之利器尚未及发,其巢穴已为我所破!此乃以快打慢,以动制静!”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现代将军们,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锐气。

“哼!”一声带着冷嘲的冷哼响起。吴三桂抚摸着腰间的佩刀,眼神阴鸷而世故,“霍骠骑豪气干云,令人佩服。然则,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只凭血气之勇?千里奔袭,固然痛快,然粮秣何继?辎重何运?士卒疲惫,器械损耗,何以补充?昔日军中有言,‘宁失一营,不失一灶’!无稳固之后方,如山之粮秣,源源之兵员,再锋利的矛,也终将折断于敌阵之前!空谈进攻,无异于自蹈死地!”他尖锐的质疑,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霍去病燃烧的战意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