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了老地方。这片被他们视作“根据地”的所在,宛如一处隐匿于尘世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
四周绿树环绕,枝叶繁茂,似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阳光还没爬出海平线的光,那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宛如跳跃的银色精灵。
一条清澈的山泉小溪流潺潺流过,泉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水底圆润的石子和摇曳的水草,溪水撞击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张子豪再次到此处,瞬间就像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迅速进入状态。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宛如一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不假思索地自动自发安排人手开始干活。他那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敏锐地扫视着他带来的兄弟,而后扯着嗓子大声发号施令:“大伟、强军、天明、子强,你们几个任务是去找柴火,记住,多多益善!咱这一会儿做饭可全指着这些柴火呢,火力足,饭才香,动作都麻溜点儿!”那语气坚定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李大伟、林强军、覃天明和另一位张子强听到指令后,纷纷毫不犹豫地应了一声。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干劲,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四人迅速朝着山林深处奔去,脚步轻快而稳健。一进入树林,他们便分散开来,各自施展本领。只见他们手脚麻利,如同敏捷的猴子,在树林间灵活穿梭,眼睛如同扫描仪一般,不放过任何一处枯枝败叶。遇到粗壮些的干树枝,他们便默契地围聚在一起,齐心协力,费了一番力气,才将树枝抬起,艰难地一步步往回运送。
一趟又一趟,他们的身影在树林与营地之间频繁往返,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丝毫没有削减他们的热情,每个人手中的柴火越堆越高,渐渐在营地旁形成了一座“柴火小山”。
张子豪在安排完柴火事宜后,紧接着又将目光精准地转向刘国龙、刘永华、杨致远和王旭,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国龙、永华、致远、王旭,你们几个可得好好露一手,去做些竹筒碗过来!一会儿咱们可就靠这些竹筒来大快朵颐啦,这竹筒碗做出来,不仅实用,还能给咱这顿饭添些别样的风味。”说罢,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家围坐在一起,拿着竹筒碗,尽情享受美食的欢乐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愉悦的微笑。
刘国龙几人听后,默契地点头领命,眼神中透着专注与认真。他们迅速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工具,步伐坚定地朝着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走去。进入竹林,他们熟练地在林立的竹子间挑选起来,目光精准地锁定那些粗细适中、质地坚韧的竹子。找到合适的目标后,刘国龙举起斧头,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与果断,用力一挥,斧头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砍在竹子上,“咔嚓”一声,竹子应声而断。随后,刘永华接过竹子,用锯子仔细地将竹子截成一段段合适的长度。杨致远和王旭则手持刀具,小心翼翼地对竹筒进行雕琢,他们的动作轻柔而细致,慢慢地去除竹子表面多余的部分,将竹筒内部打磨得光滑如镜。初升红晕的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他们专注而坚毅的身影。没过多久,在他们的精心制作下,一个个精致的竹筒碗便如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般在他们手中诞生。这些竹筒碗大小适中,筒壁光滑,还散发着淡淡的竹子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诞生的故事。
看着剩下的何博文、梁智峰和梁智杰,张子豪走上前,亲切地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博文、智峰、智杰,你们就别忙活啦,在这儿一边歇着吧。你们几个书生,这干体力活不是强项,去了说不定还帮倒忙,在这儿好好养精蓄锐,等会儿就等着品尝美味的早餐。”三人听了,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相视一笑,心领神会地退到一旁。
他们找了个干净、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一边小声地交流着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草的芬芳,他们沉浸在这惬意的氛围中,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闲适。
江奔宇站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张子豪有条不紊地安排一切。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欣慰,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这个笑容里,既有对张子豪出色组织能力的认可,也有对整个团队默契协作的满意。
随后,张子豪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放置物品的地方。只见他弯下腰,双手稳稳地拿起老大江奔宇新买50公分深的大铝锅,又顺手提起一半袋沉甸甸的大米,准备去清洗。然而,就在他的手握住大米袋子的瞬间,他微微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随后缓缓抬起头,目光朝着不远处的老大江奔宇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