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第4章 县试铜锣声(1 / 1)

哦哦哦......

天色蒙蒙亮,乔家村鸡鸣声此起彼伏着。

乔海生牵着一头牛车,停在自家房屋门前,一家子开始往上面装箩筐。

这头牛车,还是他昨天晚饭过后,从族长家里借来的。

其实,乔海生大哥家里也有一辆牛车,只是他自己不想去借罢了。

在几年前,家中那位老爷子,在大伯和小叔一家建议下,便给自己三个儿子分了家。

老爷子乔振邦和林氏,一共生育了三子一女。

大儿子乔海平娶妻梁氏,生有两孙子,乔子富,乔子贵。

二儿子乔海生,也就是乔子寻父亲。

三儿子乔海文娶妻丁氏,生有两孙子一孙女,乔子升,乔子泰,乔子芸。

小女儿乔月红嫁给姑父韩明勇,生有一对外孙,韩冲,韩菲。

当时分家之时,爷爷乔振邦和奶奶林氏,随大伯一家吃住。

家里最好田地还有房屋,都归大伯一家。

谁叫别人是长子呢?

小叔一家子,也分到不少好田地,还有村里一处老宅房屋。

毕竟他是家中小儿子,又在科举上考了一个童生,就更得到家中两老关照。

只有乔海生排在家中老二这儿子,没分到什么好田地。

他在家中位置不上不下,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

就连当下,他们这一家子,住在陌上这处房屋。

也是在当时分家后,乔海生带着自己家人,在此地建起来的一处避风港。

当年分家,有很大原因,是出在乔子寻身上。

大伯还有小叔那两家子,实在接受不了,他这个病秧子。

乔子寻不但体弱多病,还不时要去看大夫,更不能帮忙干活。

像他这样,大伯还有小叔一家,心里感到非常不平衡。

他们时刻生怕家里钱财,都被乔子寻这病秧子,给糟蹋了,时常在老爷子跟前念叨着分家。

可他们也不想想?

当时那家里大多数银钱,可都是乔子寻老爹,辛辛苦苦赚来的。

可最终呢?

家里那位老爷子,没过多久,便答应了分家。

对于当时分家结果,乔海生一家虽然感到失望,但对未来生活也充满憧憬。

现在,一家子生活依然过得很窘迫,可是也过得很开心。

在乔子寻七岁那年,乔海生和张氏想尽办法,省吃俭用,将他送到村子那学堂里。

每年要交三两银子束修,那可是他们这一家子,将近半年的收入来源。

加上读书那些纸,笔,墨,砚,可都是一笔不菲开销。

这也导致了,村里渐渐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

人们纷纷在背后,对乔子寻这个病秧子,开始指指点点起来。

这些年来,乔海生一家面对那些异议,也慢慢习惯了。

......

“爹,大哥,二哥,你们早点回来。”

乔子熏挽着张氏手臂,静静站在门前处,朝那辆渐行渐远牛车,挥舞着小手。

其实,她也很想到县城里看一看,见见外面世界。

这些年来,她还没有去过县城一次呢,只跟随张氏去过几趟镇子上。

也不知道那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知道了,嚯!”

乔海生一边驱赶着牛车,还不忘朝女儿回应了一句。

乔子寻和自家大哥,分别坐在牛车前端两侧,倚在自己父亲身边。

他们双脚,在牛车两侧不停晃动着,静静看着这一路风景,心中各有所思。

乔子初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也是到了成家立室年纪。

可是由于他家里原因,附近村庄一些姑娘家,也不愿意嫁过来。

他弟弟身子孱弱,爹娘多有照顾。

虽然平时生活上,乔子初并没有说什么,可是心底里多少会存在一些隔阂。

自从弟弟蒙学读书后,他在家里,便很少再说话了。

每天乔子初都是跟着父亲,埋头在田间干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其实,对于自家大哥这些年来,心情出现了这样变化,乔子寻是察觉到了的。

对于这样事情,在他心中也激起了一个想法。

他只希望,能寻到一个机会,将家里当下这样窘迫生活条件,给改善过来。

那样,说不定他大哥以前脸上那笑容,便会再次回来。

乔海生和张氏,对于自家几个孩子出现的变化,自然也是清楚的。

眼下家里就是这般情况,他们也在想办法存下一些银钱,争取为大儿子娶上一门媳妇。

乔子初性格比较倔强,乔海生夫妇自然清楚,也时常在私底下安抚他情绪。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五根手指头,都各有长短。

......

日上三竿之时,乔海生父子三人,已经进入夏田县城。

“冰糖葫芦,清脆甜口,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卖烧饼了,又大又香的烧饼。”

“肉包子,馅多皮薄的肉包子,吃上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繁华大街上,各种吆喝买卖声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