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第14章 张角(1 / 1)

尽管这只是假设,但或许正是自己的懈怠所致。

此时,南华萌生下山念头,欲探查五百年间世间变迁,从中汲取灵感。

不少前辈曾有游历天下的记录,尤其是庄周梦蝶,畅游九州。

虽然南华无法如祖师般洒脱,但他仍可四处行走。

决心既定,他迅速付诸行动。

此番下山,历经数十载,还收了三位弟子:左慈、于吉与张角。

道教似与数字“三”

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张三丰之名,南华此次收徒亦为三人,各自传授《太平道》三部天书。

这三位弟子天赋极高,远胜昔日逍遥子的弟子。

短短数百年,他们便各有所成。

【转瞬八百载,延寿求长生,红尘授业承三分】

左慈乃南华首位弟子。

因其身份特殊,南华对《太平遁甲天书》的传授尤为用心。

几年光景,左慈便达宗师之境;再二十年,便入大宗师行列。

如今已逾百五十,修为早达天人,距神话境仅一步之遥。

不同于师尊,左慈精研道家炼丹之术,后又得《九丹金液经》,精通五行变化与天文星象,通晓道法,善用六甲之术。

天人大限约莫一百八十年,然而左慈得南华传承,延寿自是不在话下,神话境界亦可达成。

他虽只在南华光幕前停留片刻,却展现出极为骇人的实力。

于吉接续南华《太平清领道》传承,在江东一带颇具声名。

转眼已至百岁,虽比左慈稍逊,但也初入天人之境。

或许因南华在江东逗留时日不多所致。

最后一位是张角,承袭《太平要术》,内含奇门之术,如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救治他人皆易如反掌。

他因缘际会获南华传承,却未受指点,仅凭己力创立太平道。

其修为较师兄于吉更胜一筹,五六十载便踏上天人之途,稳居境界巅峰。

南华游历人间时,也传授过李意、紫虚等人卜筮之术,然因其未传核心,故不算正式弟子。

三位获南华真传者及受教之人皆崭露头角,于大汉江湖中名噪一时。

此前无人知其师承,今则尽晓。

在九州大地,天人仅寥寥数位,行踪诡秘,常人难测。

此次南华之举,意外揭开了三位高人的身份。

许多王朝意图招揽南华及其门徒,即便无法得偿所愿,能结交其中几位亦为幸事。

然而,多数势力无力涉足此事,因天人境界非普通宗派所能企及,现今大多势力顶多培养出大宗师层次的人物。

大宗师面对天人毫无招架之力,两者间差距宛如云泥。

大宗师尚徘徊于武侠领域,而天人已显修仙气息。

一人可逆天改命,影响天意。

光幕变幻未息,最终回归南华始地,加之八百年积累,终达神话圆满之境!

此消息一出,九州震动。

传言先前存在不过初入神话,而南华老仙已至巅峰,仅一步之遥便可迈入更高境界。

各方议论纷纷。

大唐宫中,袁天罡叹息庄子传承之强,李世民宽慰之余亦流露艳羡,八百年寿命令人神往。

另一处,向雨田隐居之所,他对南华老仙的实力深感压力,魔门理念虽源自庄子,但其成就仍让人心生敬畏。

大秦天门内,帝释天目光闪烁,虽存忌惮,却依旧自信于自身能力。

武当山上,张三丰感慨南华位列第五已如此恐怖,前三四名又该是何等存在,九州大地究竟藏匿多少高手,令众人心生震撼。

大汉江湖

南华所在的地域便是大汉,这里不仅是三位隐世高人的聚集地,更是众多传承活动的核心场所。

即便是在九州其他地区掀起波澜,大汉内部的反响更为强烈。

“万万没想到太平道竟然真与南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名字如此相似,若无关联才怪。”

“对太平道的态度恐怕得有所调整了。”

各大势力和家族刚刚开始调查,结果便已昭然若揭。

尽管此前已有预感,但亲眼见证仍让人难以平静。

太平道无论在江湖还是民间都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它的创立者竟是长寿者之一。

即便是一些权贵也对张角另眼相看。

世间谁不向往长生?即便无法永生,能多活几十年也是莫大诱惑。

而张角手中确实掌握着南华一脉的延寿之法,且此法适用于任何人,无需特定修为。

仅这一点就足够让大汉的世家豪族争相结交张角,就连灵帝刘宏也不例外。

“去告知父皇,暗中与太平道接触。”

“只要张角能让朕长生,无论何等条件皆可答应。”

灵帝眼中闪过一抹热切,对于安临的渴望愈发强烈。

随着身体每况愈下,他对安临的追求达到了顶点。

“是,臣即刻安排此事。”

张让对此事极为重视,立刻回应道。

巨鹿城内,一位身着道袍的中年人穿梭于人群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