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三个卷王的娘后,功德爆表了

第149章 收徒(1 / 1)

谷子是不会长脚跑,但架不住钟小小有板车啊。

今年五亩水浇地总共收粮十一石,交完粮税后她抽四成,分粮三石,差不多400斤,都被她连夜收进了地窖。

唉,她要积累多少功德,空间什么时候才能升级?

前几日她进空间,功德数增加了4,累计数已经达到了26。

钟小小发现,只要她凝神看功德牌,就能查阅她的“功德”明细。

这次的大功德是她救了小桃爹,间接救了小桃一家。

她看到前世小桃爹硬是撑着把粮收完了,才去镇上看了跌打,入秋后腿还没好就去服徭役。

湍急的水流混着泥沙进入伤口,引发二次感染加上风寒。

小桃爹当晚高烧不退,最终没能挺过去。

小桃爹死后,小桃奶奶和娘接连病倒,没人护得住小桃。

小桃落入王赖子的手里,被他和排骨阿四卖给了拍花子。

小桃奶奶找不到孙女,没多久也过世了。

钟小小差点忘了,前世这个时候,王赖子还嚣张得很,他最喜欢对小桃这种下手了。

东宝说,小桃奶奶曾经给过他吃的,他和小桃又是小青梅,钟小小不敢想,前世小桃突然不见时,东宝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大的冲击。

至于多出来的其他功德,钟小小没想到竟是她做的金银花麦芽糖和生姜麦芽糖。

金银花麦芽糖预防孩童长热疖子,热疖子在古代也是要命的病。

生姜麦芽糖帮助了好几位行商,有一位原本因为晕船吃不下东西,导致低血糖从船上掉了下去,靠着一罐麦芽糖撑住了。

钟小小没想到这些都能算作她的功德。

那她出的这个麦芽糖方子岂不是以后都能为她积累功德?

这个发现让钟小小豁然开朗——如何才能更快地积累功德?

她最近看的医书,里面的方子数不胜数,但说吃她开的方子,可能未必有人愿意。

不过,自从小桃爹的腿伤痊愈后,村里人对她愈发信服。

若说以前觉得钟氏治好村长媳妇是凭运气,这回是实打实的亲眼所见,不用拆线,小桃爹恢复如常、健步如飞。

这手段竟比镇上的跌打师傅还高上几分。

最重要的是,钟小小几乎没收小桃奶奶多少诊费。

最后是小桃奶奶拍板,给钟小小送了一只鸡和一篮子鸡蛋,加在一起一百文都不到。

这可是几乎是救了小桃爹一命啊。

小墅村村民看钟小小的眼神都与以前不同了,感受最明显的就是东宝、南宝和贝儿了。

以前他们在村里挨欺负的时候,没几个小伙伴愿意和他们玩。

现在因为娘治好了小桃爹,他们的人气也水涨船高。

走在路上都有人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就连莫老太有一回都叫住他们,给他们塞了两颗芝麻糖。

小墅村的莫二娘子会缝针这事儿传出去后,一传十十传百,开始有人慕名而来。

刚开始一个两个钟小小也不以为意,可有时事情就是那么巧,一来来三个,钟小小忙活大半天都没时间看书。

她转念一想,不对,不能这样下去。

她现在修习医术是第一要务,和周里正商量着在村里挑几个年轻后生,不拘男女,她把清理伤口和缝针的方法交给他们,以后她提供桑白皮线、从旁提点就可以了。

吴氏心思细腻,说道:“你有幸得传这门医术,留着养家糊口不好吗?”

钟小小从未往那儿想,她只想着如何能尽快地积攒功德。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医术传授给她人,为更多的人诊治。

像小桃爹那样,搁现代不过是缝上几针,在古代却是差点丢了性命。

钟小小道:“我也不是不挣钱,缝针线的钱我收。

要不一来来两三个,我也看顾不过来。”

吴氏道:“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这么定下了。

你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将医术传于别人,他们既然要学,就要拜你为师,束修你也收得起。

村里的木匠收徒,还要给师傅白干三年活呢。”

钟小小觉得吴氏讲得有道理,倒不是为了那些束修,而是在于一个“仪式感”,必须通过考核了才能在“上岗”。

莫二娘子收学徒的事很快便在村里传了出来。

虽是农忙过后这段比较清闲的日子,但来的人总共就三个人报名,周里正的小女儿二丫、周小娥的小闺女秀儿和大牛。

二丫都快说亲了,是吴氏让她来学的。

秀儿则是陪二丫来学。

除了他俩就没有女孩子报名。

至于为什么没有男孩报名,钟小小也是听村里大娘们同她说。

都觉得男孩子有大用,要么正经学门手艺,她这也不算个医馆什么的,没人肯来当学徒。

好在有大牛一人报名她也知足了。

差点连人都招不到,钟小小也不好意思收他们束修。

三人上香喊她一声师父就行。

钟小小给他们讲解了基本的消毒操作,最后买了个大蹄膀让他们练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