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第81章 奇耻大辱(1 / 1)

片刻之后。

虞世南缓缓开口说道:“小张大人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只是突厥来势汹汹,此事怕是难以善了,如今朝堂之上,对突厥是战是和,各方争论不休,陛下心中也甚是忧虑。”

张毅微微点头,表情同样严肃,“下官深知此事棘手,可突厥狼子野心,若不加以惩戒,日后必成大患,只是当下我朝初定百业待兴,即刻开战风险不小,绝非上策。”

虞世南目光灼灼地看向张毅,眼中满是期许,“小张大人年纪轻轻,却能有这般深远的考量实属难得,那依你之见,我朝眼下最该做些什么?”

张毅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说道:“依下官愚见,一方面我们可先与突厥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示弱求和,稳住他们为大唐的恢复发展争取足够的时间。”

“另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厉兵秣马,发展军备,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反击,彻底灭亡突厥。”

虞世南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此计甚妙!那不知小张大人可曾向陛下提及此计?”

张毅点了点头,“自然提及。”

“那陛下怎么说?”

“陛下认可了下官的计策,此时此刻,陛下应该在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谈判,下官觉得只要陛下忍辱负重,同意给予突厥人钱财,颉利可汗十有八九会同意和谈,估计要不了多久突厥就会退兵。”

虞世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只要能先稳住突厥,为我朝争取到休养生息的时间,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这钱财一给,难免会让突厥愈发贪婪,日后恐怕还会再生事端。”

虞世南的目光望向窗外,眉头轻皱,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虞大人所言极是,下官也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突厥日后肯定还会趁机入侵我大唐,想要永绝后患,那就只有覆灭突厥,把突厥的疆土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接下来,张毅与虞世南在书房一番闲聊,然后告辞离去。

从虞府出来,直接走上了马车,看着手里的三幅题字,仿佛已经看到了“天然居”宾客盈门、生意兴隆的热闹景象,张毅的心情格外畅快,脸上随即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两刻钟后,张毅回到了张府,把制作酒楼牌匾、门联,印刷酒楼传单,制作广告牌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张忠。

随后,张毅来到了书房,挥笔练字,碧箫则在一旁侍茶、研墨,红袖添香……

公元626年八月三十,李世民与颉利上午签订和平盟约,当天下午突厥便开始退兵,消息传回长安,城内百姓奔走相告,举城欢庆。

喜悦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新芽,迅速蔓延至每一处角落,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绸飘扬,像是披上了一层华丽的盛装。

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手中挥舞着彩色的纸鸢,清脆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酒肆茶楼里,座无虚席,老人们捋着胡须,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往昔突厥侵扰时的惊险,言语间满是如今太平的庆幸。

年轻的后生们则举杯相庆,酒液在杯中荡漾,映照着他们意气风发的面庞,誓言要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贡献力量。

长安城外的农田里,农夫们听闻喜讯,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对着长安城的方向跪地叩拜,感恩这庇佑他们安心耕种的和平。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整个长安沉浸在一片祥和与喜悦之中,似是在预示着大唐即将开启一段辉煌灿烂的盛世篇章。

太极宫。

李世民从渭水河畔回到宫中,就直接来到了后宫,走进了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政殿。

“陛下驾临立政殿!”

曹春元的声音刚刚传来,李世民就从殿外走了进来,长孙皇后见状立即起身相迎,“臣妾拜见陛下!”

李世民疾步上前,双手轻轻扶起长孙皇后,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眼中却满是温柔。

“皇后不必多礼,朕刚从渭水河畔归来,诸事繁杂,心中烦闷,就想着来你这儿寻些安宁。”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关切,“陛下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日夜操劳,臣妾心疼不已,不知那颉利可愿退兵?”

“颉利已然退兵,观音婢不必忧心。”

李世民在殿内的榻上坐下,长孙皇后随即亲手为他斟上一杯热茶,茶香袅袅升腾。

李世民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缓缓开口说道:“此次颉利率大军直逼渭水,朕与他隔水而谈,虽以气势震慑住了他,签下了渭水之盟,可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突厥一日不除,我大唐边境永无宁日。”

“颉利趁人之危,狮子大开口,此次和谈,我大唐国库直接损失了一半的金银布帛,这对朕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长孙皇后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忧虑与关切,她轻移莲步,在李世民身旁缓缓坐了下来。

“二郎,臣妾深知您心中的愤懑与不甘,这渭水之盟,虽为权宜,却也为我大唐赢得了喘息之机,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厉兵秣马,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