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端坐在贵妃榻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沉静如水。
林芸特意让人送元春回金陵,毕竟是黛玉的表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娘娘,林姑娘求见。”宫女低声禀报。
林芸微微颔首,片刻后,黛玉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色苍白,眼中满是羞愧与不安。
她一进门便跪下行礼:“娘娘,臣女……无颜见您。”
林芸轻叹一声,起身将她扶起:“玉儿,此事与你无关,何必自责?”
黛玉抬头,眼中泛起泪光:“元春姐姐是臣女的表姐,她做出这等糊涂事,臣女实在……实在无地自容。”
林芸拉着她的手坐下,柔声道:“人心难测,你何必为她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本宫送她回去,已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从轻发落。若按宫规,她此刻早已……”
她没有说下去,但黛玉明白其中的意思,心中更觉沉重。
“娘娘,”黛玉低声道,“上次舅母曾托臣女为元春姐姐说情,臣女未曾答应,如今想来,竟是她们早有预谋。臣女……愧对娘娘的信任。”
林芸摇头:“你无需愧疚。本宫知你心性,绝不会做出这等事。倒是你那位舅母,心思未免太过活络了。”
黛玉苦笑:“舅母一向如此,总想着攀附权贵,却不知有些路,一步错便是万丈深渊。”
林芸拍了拍她的手背:“此事到此为止,你不必再提。倒是你与弘暾的婚事,本宫已派人去信给你父亲,想必很快会有回音。”
黛玉脸颊微红,轻轻点头:“多谢娘娘。”
---
金陵·贾府
贾母坐在荣庆堂的正座上,手中的拐杖重重敲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王夫人跪在地上,脸色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糊涂!糊涂至极!”贾母厉声呵斥,“元春在宫中安分守己多年,如今竟被你教唆去勾引皇上?你这是要毁了她,还是要毁了整个贾家!”
王夫人颤抖着声音辩解:“老太太,儿媳只是想让元春有个出路,她年纪大了,若再不得宠,将来可怎么办啊……”
“出路?”贾母冷笑,“你所谓的出路,就是让她去触怒皇后,自寻死路?你可知道,若非皇后看在玉儿的面子上手下留情,元春此刻怕是连命都没了!”
王夫人哑口无言,只能伏地哭泣。
贾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从今日起,你禁足半年,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踏出院门一步!府中事务暂由凤丫头打理。”
王夫人猛地抬头:“老太太,这……”
“怎么?你还嫌罚得轻了?”贾母冷冷打断她,“若不是看在政儿的份上,我今日便将你送去家庙!”
王夫人顿时噤声,只能含泪叩首:“儿媳……领罚。”
贾母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下去吧。”
待王夫人退下后,贾母长叹一声,对身旁的鸳鸯道:“玉儿在宫中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却险些被这蠢妇拖累。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护不了她们多久了……”
鸳鸯连忙安慰:“老太太保重身体,林姑娘聪慧过人,又有皇后娘娘照拂,定会平安无事的。”
贾母苦笑:“但愿如此吧。”
---
王熙凤的房中
王熙凤坐在桌前,手中捏着一封刚写好的信,眉头紧锁。
平儿端来一盏茶,轻声问道:“奶奶,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王熙凤将信递给她:“你瞧瞧,我这信写得如何?”
平儿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惊讶道:“奶奶这是要替元春姑娘求情?”
王熙凤冷笑:“求情?我这是给自己谋条生路!元春犯了大错,老太太震怒,太太被禁足,府中如今是我当家。可若皇后娘娘因此迁怒贾家,我这当家奶奶的位置还能坐稳吗?”
平儿迟疑道:“可林姑娘那边……”
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玉儿心软,我若以帮元春将功折罪为由,请她在皇后面前为我引荐,或许还能挽回一二。再说了,上次入宫我连话都不敢多说,这次若能得皇后青睐,岂不是天大的机会?”
平儿忧心忡忡:“可若娘娘不喜……”
王熙凤摆手打断她:“富贵险中求!如今贾家日渐式微,若不抓住这次机会,将来还有什么出路?”
她将信封好,递给平儿:“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务必亲手交到玉儿手中。”
---
几日后,黛玉收到了王熙凤的信。
她独自坐在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信纸,心中五味杂陈。
信中,王熙凤言辞恳切,先是替王夫人和元春请罪,随后又委婉提出希望黛玉能为她引荐皇后,让她有机会“将功折罪”。
“二嫂子啊二嫂子……”黛玉低声喃喃,“你究竟是想帮元春姐姐,还是为自己谋利?”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王熙凤往日精明算计的模样,心中一阵疲惫。
若将此事告知干娘,干娘会如何想?会不会觉得贾家贪得无厌?
可若是不帮,王熙凤必会记恨于心,将来在贾府中,外祖母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正当她左右为难之际,门外传来宫女的声音:“县主,二阿哥来了。”
黛玉连忙收起信件,整理了一下衣襟:“我这就来。”
弘暾正在外间喝茶,见她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玉儿,可是有事?”
黛玉犹豫片刻,终是将信递给了他:“哎,是外祖家来信了。”
弘暾看完信,眉头微皱:“这位琏二奶奶,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黛玉苦笑:“我若拒绝,显得不近人情;若答应,又怕干娘觉得我公私不分。”
弘暾握住她的手,温声道:“此事你不必为难。皇后娘娘明察秋毫,岂会因他人的过错迁怒于你?至于这封信,你只需如实转呈娘娘,由她定夺便是。”
黛玉抬眼看他,眼中满是感激:“你说得对,是我钻了牛角尖。”
弘暾微微一笑:“你我之间,何必言谢?”
黛玉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见娘娘。”
---
坤宁宫内
林芸看完信,轻笑一声:“这王熙凤,倒是个人精。”
黛玉小心翼翼地问道:“干娘,您觉得该如何处理?”
林芸将信放下,淡淡道:“她既然想见本宫,本宫便给她个机会。不过,玉儿,人心难测,即便是亲人,也未必可信。”
黛玉郑重地点头:“臣女明白。”
林芸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柔和:“去吧,告诉王熙凤,本宫准她入宫一见。至于元春的事,到此为止,不必再提。”
黛玉福身行礼:“多谢干娘。”
走出坤宁宫,黛玉长舒一口气。
她抬头望向天空,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这次风波之后,一切都能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