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教诲

第216章 科技突破前夕的焦虑(1 / 1)

在科技探索的浩瀚星空中,张雯清带领着科研团队宛如勇敢无畏的星际探险家,沿着基于「维度立方体」解锁科技的神秘航道不断前行。此刻,他们似乎已然能望见重大突破的曙光,那曙光如同天际最璀璨的星辰,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然而,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却宛如布满荆棘的险途,重重困难如狰狞的巨兽,横亘在他们面前。

这些日子,张雯清仿佛被阴霾笼罩。他的眉头像是被岁月刻上了深深的沟壑,始终紧锁着,从未有过片刻舒展。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焦虑,那是无数个日夜殚精竭虑留下的痕迹,宛如一汪深邃的湖水,虽平静却藏着无尽的忧虑。

这一日,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笼罩了整个世界。在科研基地那间静谧而又压抑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张雯清与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们围坐在会议桌旁,四周的灯光昏黄而黯淡,将他们疲惫的身影拉长,投映在墙壁上,显得格外沉重。

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各种实验数据和图表,像是一场惨烈战役后的狼藉战场。赵启明,这位平日里沉稳冷静的科研骨干,此刻神情严肃得如同即将奔赴生死战场的战士。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一份报告,手指用力地戳着上面的数据,声音中透着焦急与无奈:“老张,你看这个能源转换装置,它的能量转化率就像被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始终卡在这个瓶颈位置,无论我们怎么调整参数,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毫无明显提升。照这样下去,想要达到预期的高效转化目标,简直比登天还难。”

张雯清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被坚毅所取代。他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如潮水般涌来的疲惫与压力,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大家都再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偏差?从最初构建设想的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要像用放大镜审视一样,重新审视一遍。这关乎着我们整个项目的成败,容不得丝毫马虎。”

团队里年轻的研究员小李,此时微微咬着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他紧握着手中的笔,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终于,他鼓起勇气开口说道:“张总,我一直在思考,会不会是我们对维度立方体提供的科技资料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或许,有些关键的信息,就像隐匿在深海中的明珠,隐藏在更深层次的原理之中,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张雯清微微一怔,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认可的光芒。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小李这个想法很有见地。我们不能总是浮于表面,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应用。维度立方体所蕴含的奥秘,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那些底层的原理,像探寻古老宝藏的探险家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启明,你安排一下,组织几个小组,分别从不同角度重新研究这些资料。时间紧迫,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突破点,这是我们目前的重中之重。”

这时,另一位资深研究员老王,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可是老张,时间不等人啊。如今各国都像饥饿的猎豹,密切关注着我们的研究进展。一旦我们不能按时拿出成果,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如同泡沫一般,瞬间破灭。而且,我们还可能在国际科技竞争的激烈浪潮中,陷入万劫不复的被动境地。”

张雯清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老王,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有力的手掌仿佛传递着无尽的力量:“我明白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金子般珍贵。但越是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越不能自乱阵脚。大家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都未曾放弃。如今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像攀登高峰,只差最后一步就能登顶,我们绝不能功亏一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张雯清一人。他独自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的夜色。城市的灯火在夜空中闪烁,却无法驱散他心中那如墨般浓稠的忧虑。他想到了家族成员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他们将家族的荣耀与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他想到了国家和世界对这项科技突破的殷切期盼,这不仅仅是一项科研成果,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引擎。而如今,这些期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正在这时,寂静的办公室里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是妻子袁悦君打来的电话。“雯清,你还在基地吗?这么晚了,要注意身体啊。”电话那头传来袁悦君温柔关切的声音,那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张雯清疲惫的心田。

张雯清疲惫地笑了笑,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疲惫:“悦君,我还在。最近研究遇到了些棘手的困难,我实在放心不下,满脑子都是这些问题,根本没办法安心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