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61章 草药显效,初萌医心?(1 / 1)

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心的希望,张大山父子三人终于回到了家。

棚屋里,油灯依旧燃着,映照着王氏和孩子们憔悴而焦虑的脸庞。

看到他们背回满满两篓还带着泥土和露水的草药,王氏悬着的心稍微落下了一点。

但看到炕上女儿依旧昏迷不醒、呼吸微弱的样子,泪水又忍不住涌了上来。

“当家的……”

她哽咽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别怕。药找回来了。”

张大山放下背篓,声音沙哑却异常沉稳。

他顾不上休息,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

立刻就着昏暗的灯光,开始处理那些连夜采回的“救命草”。

他将鱼腥草、紫花地丁、款冬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功效的草药挑拣出来。

又加入了几片他认为能够扶正固本的黄芪。

他按照自己粗浅的理解,将这些草药用清水仔细洗净,去除泥沙杂质。

然后,他找来一块干净的石板和木槌。

将一部分新鲜的草药捣烂,准备用来外敷降温。

另一部分则切碎,放入家里那口唯一像样的铁锅中。

“孩儿他娘,加水。没过药材三指就行。”

“花儿,把火烧起来,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熬。”

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王氏和花儿强忍着悲伤和疲惫,立刻按照他的吩咐行动起来。

很快,一股浓烈而奇异的草药气味,便在小小的棚屋里弥漫开来。

这气味并不好闻,甚至有些刺鼻。

但此刻,在张家人的心中,它却代表着最后的希望。

张大山亲自守在灶边,控制着火候。

他知道,煎药很有讲究,火大了容易糊锅,火小了药效又出不来。

他全神贯注,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铁牛和石头也在一旁帮忙添柴、观察。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熬煮。

锅里的药汤渐渐变得浓稠,颜色也变成了深褐色。

张大山用木勺舀起一点,吹了吹,小心地尝了一口。

味道苦涩无比,还带着各种草药混合的怪味。

但他顾不上这些。

“好了。端出来,稍微晾凉一点。”

他将药汤倒入一个粗瓷碗中。

然后,他端着这碗凝聚了全家希望的药汤,来到了丫丫的炕边。

小丫头依旧昏睡着,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呼吸微弱。

“丫丫,乖,张嘴,喝药了。”

张大山用尽量温柔的声音呼唤着女儿。

他一手轻轻扶起女儿的头,一手用一个小木勺,小心翼翼地将微温的药汤往她嘴里送。

可是,昏迷中的丫丫根本无法吞咽。

药汤顺着她的嘴角流了出来,弄湿了脖颈和衣襟。

王氏在一旁看得心如刀割,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当家的,咋办啊……她喝不进去啊……”

张大山眉头紧锁,心里也是一阵焦急。

药喂不进去,再好的药引也枉然。

他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

他让花儿找来一小段干净的细竹管。

他自己则深吸一口气,将一小口药汤含在自己嘴里。

然后,他俯下身,用嘴对着竹管的一头,将药汤通过竹管,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度入女儿的口中。

同时,他用手指轻轻按压女儿的喉咙,帮助她进行吞咽反射。

这个方法虽然笨拙,甚至有些……难堪。

但在眼下,却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一勺,两勺,三勺……

大半碗苦涩的药汤,就这样,被张大山用这种方式,一点点地喂进了女儿的肚子里。

做完这一切,他早已是满头大汗,嘴里也残留着那难以言喻的苦涩味道。

但他毫不在意。

他用布巾擦干净女儿嘴角的药渍,又将捣烂的草药小心地敷在她额头和胸口。

然后,全家人便围在炕边,开始了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每一息,都显得那么漫长。

棚屋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丫丫那微弱而急促的呼吸声,以及家人们紧张的心跳声。

张大山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他不知道自己调配的这碗草药,是否真的对症。

不知道它的效力如何。

甚至不知道,它会不会有未知的毒副作用。

他是在用女儿的性命做一场豪赌。

赌赢了,皆大欢喜。

赌输了……后果他不敢想象。

他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

祈祷老天开眼,祈祷那些草药能够显灵,祈祷女儿能挺过这一关。

不知过了多久。

或许是一个时辰,或许是更久。

守在炕边的王氏,忽然发出一声压抑着的、带着惊喜的低呼。

“当家的。你快看。丫丫……丫丫好像……没那么烫了。”

张大山立刻扑了过去,伸手探向女儿的额头。

果然。

虽然依旧发热,但那滚烫吓人的温度,似乎真的消退了一些。

不再像之前那样烙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