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第228章 暗鼎玄机(1 / 1)

晨钟第三遍撞响时,苏小棠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衣襟里的玉简还带着体温,与母亲留下的半块玉牌叠在一起,硌得心口发疼。

她望着青铜鼎里那簇始终萎靡的金焰,喉间泛起苦涩——原来从出生时腕间的金纹开始,从母亲临终前那句"莫信金焰"开始,她就不是被选中的人,是被替代的余烬。

"总得先握住这把火。"她扯了扯被冷汗浸透的衣领,将玉简贴在眉心。

九灶真言的咒诀如滚水泼进干柴,在识海里噼啪炸开。

引动金纹的法子要顺着腕间纹路逆推,像解一团乱麻;调和味魂需用晨露浸过的牛骨勺,在灶火最旺时逆时针搅动七圈。

她摸着腕上凸起的金纹,想起昨日在祭坛里赤焰说的"余烬代主",指腹突然一颤——那些金纹的走向,竟与母亲玉牌上的刻痕严丝合缝。

"母亲......"她低唤一声,喉结滚动。

玉牌边缘的缺口还带着当年被扯断时的毛刺,压得皮肤生疼。

或许母亲早知道这局,所以才用半块玉牌警告她"莫信"。

可现在她若不信这金焰,又拿什么去掀翻这千年棋局?

御膳房的小厨房被她用铜锁反扣了三日。

灶膛里的柴火烧得噼啪响,苏小棠的额角沁着薄汗,牛骨勺在陶锅里搅出漩涡。

按照九灶真言的法子,她刻意在汤里加了三滴赤焰留下的魂火。

当第七圈搅动完成时,腕间金纹突然发烫,像有条活物在皮肤下游走。

她眼前的模糊人影逐渐清晰——自三个月前过度使用本味感知导致失明后,这是她第一次看清陶锅边缘的云纹。

"成功了?"她的声音发颤,指尖轻轻碰了碰陶锅沿。

蒸腾的热气里,汤面浮起细密的金斑,像龙鳞在翻涌。"赤焰龙鳞羹"——她给这道菜起了名字,汤勺舀起时,整锅汤竟泛着淡淡金芒,连灶膛里的火都"轰"地窜高,化作金红两色交织的焰舌。

"掌事!"门外传来小厨娘阿桃的惊呼,"您看!"

苏小棠推开窗,只见御膳房三十六个火灶同时腾起金焰,映得青瓦飞檐都镀了层金边。

杂役们举着水桶呆立,陈阿四的破锣嗓子从后巷炸响:"哪个不长眼的动了御火!"她望着金焰里若隐若现的灶神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是她给所有人的信号:苏小棠不再是那个靠本味感知苟活的粗使丫鬟,她能掌控更庞大的力量。

三日后的早朝,苏小棠捧着赤焰龙鳞羹跪在御案前。

皇帝舀了一勺汤,眉峰刚挑起来,她便趁热打铁:"陛下,御膳房现行规矩还是太祖年间所定,食材采买分六司,掌勺分三班,看似周全,实则互相掣肘。"她指了指案上的食盒,"就像这龙鳞羹,需用南海珍珠贝、塞北羔羊肉,可珍珠贝归内库管,羔羊肉归尚食局管,奴才为凑齐食材,足足跑了七趟。"

皇帝放下汤勺,目光微沉:"你想说什么?"

"设立天膳阁。"苏小棠抬头,目光灼灼,"统管食材采买、膳食研发、宴饮备办,奴才愿以三品典膳之职总领其事。"她早算过,皇帝近年总嫌御膳寡淡,前几日还因太子生辰宴的菜式被言官弹劾"奢靡",正是改革的好时机。

果然,皇帝盯着她腕间若隐若现的金纹,沉默片刻后轻笑:"准了。"

当天夜里,御膳房的试菜房飘出刺鼻的辛香。

苏小棠捏着半块姜,指尖微微发抖——她故意在给三皇子的长寿面里多加了八钱山胡椒。

小太监阿福端着面刚走两步,突然捂住喉咙咳嗽,脸涨得通红:"掌事!

这面......辣得人头晕!"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夜就传到了尚宫局。

苏小棠站在试菜房门口,看着阿福被抬去太医院,眼底闪过冷光。

她早让人在山胡椒里掺了微量曼陀罗粉,剂量刚好让人头晕却不伤性命——这是引蛇出洞的饵。

那些藏在灶灵会里的人,总盯着她的"本味感知",盯着九灶真言,此刻听说她用错了"毒料",岂有不趁夜偷取之理?

子时三刻,试菜房的窗棂被轻轻推开。

一道黑影闪进来,手里举着个青铜灯盏。

苏小棠缩在梁上,看着那人摸向案几上的山胡椒罐,嘴角勾起冷笑。

她的手指在袖中轻轻一弹,案角的铜铃发出极轻的"叮"声——这是启动火气幻阵的暗号。

黑影的脚步突然顿住,抬头看向梁上,可那里只有一片漆黑。

而在他脚下,地砖缝隙里渗出缕缕金烟,正顺着他的鞋边缓缓缠绕而上......

金烟顺着白冥的鞋边爬上裤管时,他后颈的寒毛先竖了起来。

这股子热意不像御膳房的灶火,倒像是有活物在啃咬皮肤。

他猛地甩腿,却见金烟越缠越紧,在脚踝处绞成金环,疼得他膝盖一弯跪在青砖上。

梁上的苏小棠借着阴影勾了勾唇。

三日前她在试菜房地砖下埋了九根淬过灶灰的铜钉,金烟正是顺着钉孔渗出的火气——这是老厨头临终前塞给她的《火经》残页里写的“困灵阵”,专克靠灶火修行的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