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第225章 宴外有宴(1 / 1)

第二日卯时,御膳房的铜壶滴漏刚敲过五下,苏小棠就着烛火揭开最后一个食盒。

青瓷碟里的樱桃鲊泛着蜜色光泽,她指尖轻轻拂过碟沿,金纹从腕间攀至眼尾——这是使用本味感知的前兆。

果香混着酒曲的甜在舌尖炸开,却比她昨夜调配时多了丝若有若无的焦苦。

她瞳孔微缩,抬肘撞响了廊下的铜铃。

"刘二!"声音撞在结霜的窗纸上,"前日进的蜜渍樱桃换了?"

外间传来小厨役跌跌撞撞的脚步声,刘二掀开门帘时鼻尖还挂着鼻涕:"掌事,张公公昨儿说...说皇上爱吃甜些的,让换了苏州的新蜜。"

苏小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张德全的手终于伸到她眼皮子底下了。

她盯着碟中樱桃,金纹突然灼痛——那丝焦苦里竟裹着极淡的苦楝子味,是催吐的引子。

"还回来。"她扯下腰间的银勺敲在食盒上,"用去年的陈蜜,再往鲊里埋半朵绿萼梅。"余光瞥见廊下闪过玄色衣角,声音软了些,"赶在巳时前备齐百味流水席,误了吉时,你我都担待不起。"

刘二捧着食盒跑远后,陆明渊从廊柱后转出来。

他手里捏着半块松仁糕,是方才从案上顺的:"张公公昨儿被我叫去司礼监对账了。"咬了口糕点,眉峰微挑,"你这樱桃鲊里的苦楝子,是他的手笔?"

苏小棠扯过帕子擦手,帕角扫过他袖间的金线云纹:"灶灵会要在宴上动手,总得先试试我的底。"她望向御花园方向,那里已支起十二座鎏金石案,"我要让他们以为,我连这点小手段都应付不了。"

陆明渊把最后半块糕点塞进嘴里,指腹蹭掉唇角的糕屑:"禁军的便衣混在宾客里了,西角门有辆带帷幔的马车——"他忽然倾身,鼻尖几乎要碰到她发间的木樨花簪,"若真出了事,你往马车里躲。"

苏小棠后退半步,腕间金纹却不受控地爬上他手背。

有那么一瞬,她看见他眼底翻涌的暗潮,像极了三年前侯府井里的月光。

"三公子这是担心我?"她歪头笑,金纹却在两人相触的皮肤下灼得发烫,"可我要的,是他们自己跳出来。"

巳时三刻,御花园的雪刚停。

苏小棠立在缀满红绸的廊下,看百官家眷鱼贯而入。

太后的凤辇停在主案前,小皇子追着蝴蝶跑过她脚边,衣襟上沾了星点梅瓣。

她数到第七盏宫灯亮起时,朝身后的小厨娘点了点头。

第一道菜是芙蓉醒酒汤。

青瓷碗里浮着半朵木芙蓉,汤勺搅动时,极淡的回音香混着热气散入空气——这是她从南疆商人手里换的,能让人心神清明,却会放大七情。

第二道是樱桃鲊。

苏小棠看着张德全的侄女张侧妃夹起一筷,金纹在眼尾跳了跳。

甜香裹着绿萼梅的清苦漫开,她注意到东首第三桌的户部侍郎王大人突然捏紧了筷子。

第三道是火方鹿肉。

梦露汁混在鹿肉的浓油赤酱里,这是她在老厨头旧书里翻到的,能让人看见内心最恐惧的幻象。

当鹿肉的香气漫过全场时,王大人的额头开始渗汗,指节泛白地抠着桌沿。

变故发生在第四道菜。

"火神!

火神在说话!"王大人突然掀翻了食案,瓷片飞溅到太后脚边。

他瞪圆了眼,手指死死指向假山上的青铜鹤灯:"他说...说灶神不归位,天下要着大火!"

满场死寂。

苏小棠的金纹瞬间爬满眼尾,她看见王大人脖颈处浮起淡青色纹路——和阿福手背的一模一样。

西首的李夫人突然尖叫着指向牡丹丛:"我看见...看见灶王奶奶在摘花!"接着是礼部员外郎的儿子,他拽着母亲的衣袖哭:"娘,那个穿红衣服的老爷爷在笑我!"

陆明渊的声音从主案传来,沉稳得像定海神针:"护驾!"

禁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刀鞘相撞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苏小棠盯着混乱的人群,看见三个穿青衫的宾客正往角门挪动——他们的袖摆下,隐约露出和阿福一样的青纹。

"关角门!"她扬声喊,金纹灼得眼眶发疼。

转身时撞翻了案上的茶盏,滚落在地的茶盏里,浮着半片她特意留下的绿萼梅。

廊下的小厨娘早候在食盒旁,手心里全是汗。

她望着苏小棠染金的眼尾,听见掌事低低说了句:"去后厨,把那盏茶端来。"

风卷着梅香掠过御花园,吹得青铜鹤灯里的火苗忽明忽暗。

苏小棠望着混乱的人群,腕间金纹突然连成完整的火纹——像极了老厨头那幅灶神画像上,缠绕在神像腰间的赤焰。

而在所有人看不见的角落,那盏裹着红绸的食盒里,十二盏青瓷茶盏正静静躺着。

茶盏里的茶汤泛着淡金色,水面浮着的绿萼梅,恰好遮住了底部沉着的半粒玄色药丸。

苏小棠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金纹在眼尾灼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