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校长站在窗口,目光投向楼下在施工的地方。
景川小学之前到手的那处院子,被她拍板和中X部旁边的一个油墨车间换了位置。
所以她现在所处的新会议室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油墨气息。
楼下的工人正在拆开这个院子和小学部的围墙,缺口的那头就是初小部。
景川学校创立之后,刘校长的压力一直很大。
尤其是上级还把教育改革的试点放在了这里。
不论是景川的高中部、初中部或者小学部成为了所有人的聚焦点。
而偏偏在国内的教育界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名校必须是有历史传承的。
可这偏偏正是景川学校最大的弱点,刘校长总不能拿着东高屋胡同小学和91中的历史来说事。
再说这两所学校之前都是很普通的学校,成绩乏善可陈。
刘校长记得当初之所以要组建这么一所全新的学校,正是因为在其他已经形成固定教育风格的老牌学校很难进行大型教学实验和改革。
可事到临头,见毫无贡献的景川学校平白从老牌好学校的优待池里分走一大杯羹,谁又能真正做到古井无波?
这次明面上只是一车枇杷的事,但刘校长知道这后头藏着的是不服气。
正式成立才几天的景川小学部凭什么越过其他几所学校,和育英、师大附小并称三雄?
就如有的外校老师吐槽的那样——你们景川接待过几次外宾任务?你们景川又拿过几次奖项?
——这些枇杷吃到嘴里,怕是会消化不良的。
对这些情绪,刘校长自然能理解。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完小、第一、第二实验小学之前的办学成绩斐然,一直被育英和师大附小压着一头本来就不太服气。
刘校长转过身看向会议室里的几个人。
“怎么样?这次我们接还是不接?”
今天与会的人不多,只有副校长、教导主任、高小组和初小组组长五个人。
鲁主任沉吟半天,最终微微摇头。
“完小那边说过几天就是各校举行期中考试的日子,他们建议这次来个六校联考。”
“可我们这边的情况特殊。”
“学校刚刚组建,教纲也才定下来没几天,很多抽调过来的好学生到现在还没完全适应新的环境。”
“虽然我很信任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但毕竟他们的学生和老师是磨合了好几年的。”
“比整体成绩,我们怕暂时是没有优势啊。”
其他人的目光随后投向了初小组的组长马老师,她同时也是教研组的组长。
马老师的态度不置可否,她先分析了几个问题。
“一开始我是想过迎战的,可我们面临的问题却太多。”
“首先我们的优秀生是来自东城各个普通学校,在他们之前接触到的教授和学习方法是比不上那几所名校的。”
“只是我认为他们的平均潜力要高于那些老牌学校。”
“所以,我们需要给老师和学生们时间。”
“如果完小这个要求是下个学期提出来的,我们肯定会欣然应战。”
“但现在,难!”
刘校长手指无意识的点着桌子,她有些迟疑。
“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么?”
各方面给她的压力太大,她不想自己的学校第一次面对这种事就选择退缩。
高小组组长最是头疼,他打开自己的本子念了几条收集来的意见。
“先说我们六年级和五年级,他们六月底要参加升学考试,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甚至连周日都要补课,所以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是不可能分心去应对什么联考的。”
“我们再说四年级,他们是新教纲真正的实验者,承担着我们教研组六成以上的教研项目。”
“而且我们的老师对这届学生的期待很高,很多老师都强烈建议不要参与这次联考,免得打击了学生们的信心。”
副校长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刘校长,当即发言。
“看来高小那边确实有难度,那初小呢?初小生之间的差距应该本来就不大吧?”
马老师就事论事。
“三年级还算可以,尤其是甲班学生,与完小、第一第二实验的试验班差不多。”
“唯一麻烦的是,他们都缺乏参加大型联考的经验,这点比那五所小学差得有些多。”
“如果选择三年级去参加联考,那我们必须在几日内起码组织一次模拟考试。”
副校长点点头,又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我们的二年级怎么样?”
马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鲁主任便提前摇头起来。
“二年级不行啊,别忘了,就二年级有个丁班呢。以他们的入学资质,怕是会拉低整个年级的得分。”
刘校长最后拍板。
“后天,立即组织三年级进行一次模拟考试。”
“看看情况再说。”
......
砖墙缺口被修成了一个大门,新换到的教师办公院子和初小部连成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