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第67章 临时负责(1 / 1)

开门的是个五十出头的男人,半白头发,戴着工作围裙和袖套,看上去瘦的厉害。

“同志,你找谁?”

林靖远笑了笑。

“我找谢成师傅或者宋毅年师傅都行。”

男人闻言仔细打量了一下林靖远,尤其是他衣服胸口的口袋还插着一支笔。

“没见过你啊?对了,我就是谢成。”

“我是胡同西边67号院的,姓林,刚借调到咱们街道,以前是在木城那边上班。”

谢师傅让开大门。

“林同志啊,请进。”

林靖远脚步刚迈进去,谢师傅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他。

“林同志,是不是我们铺子、厂子的事有眉目了?”

林靖远知道对方在问什么,来之前同事就提醒过他这事。

“不好意思,这事是马干事负责的,我今儿过来是有一点私事。”

一听这话,谢师傅的脸色便暗淡了三分。

“得,是想做个什么,店里的料不多,你看着选吧。”

他随意指了指空荡荡的铺子里堆的那一堆木头。

“不过大件做不了,主要是如今没那个体力和料子。”

林靖远摆摆手,别说大件,这年头谁家还打家具啊。

“其实,我是想着请谢师傅帮忙雕一套棋。”

“国际象棋。”

“象棋就象棋,算了,有图没?”

林靖远早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相关的书来,打开扉页露出一副国际象棋的图片递了过去。

老谢师傅扫了一眼,心里顿时有了数。

他强忍着脸红,低声开价。

“两天后来拿,一斤半玉米面,不~~一斤也行,要不然三斤代食粉子也可以。”

“林同志,老谢我可不是漫天要价,而是这东西要的细致,耗神啊。”

林靖远觉得这价格确实有些高了,但想到这东西是用来还人家人情的,也就咬牙应了。

“才一斤半玉米面?”

在看到这套国际象棋成品的时候,宝根没忍住惊呼了一声。

每一颗棋子不光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用手指摩挲着棋子表面还润滑无比,而且木头的每一条纹理都被雕刻师傅利用上了。

黑漆色和白石纹理的两色棋子宛如艺术品一般美丽。

黑白格子的棋盘被做成了一个能折叠的套盒,不用时可以将棋子挨个放进闭合的棋盘盒子里。

这是宝根提出的方案,老谢师傅完成的相当完美。

林靖远盯着这套国际象棋也有些唏嘘。

“我之前也觉得一套棋子换一斤半玉米面太贵了,可看到人家弄出来的东西才知道,其实是咱们占了便宜。”

老林搓搓手,嘴里说的谦虚但心里还是有点得意。

“就是不知道老别喜欢不喜欢这个?”

能不喜欢么?

宝根暗暗吐槽,尤其是棋盘上那一排俄文——53周年。

......

“国际象棋!”

拄着拐的别基夫斯基在看到这套棋子的那一刻,眼睛里的光根本骗不了人。

“亲爱的林,你的礼物是实在是太喜欢了!”

“你知道吗,我在病床上无聊的时候已经想过八百遍这个东西,可惜你们国内这种东西只在给我们的活动室里备的有。”

“哈哈,你知道吗?我前天还在和隔壁床的家伙用纸片来下这个。”

“看看、看看,林,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艺术品?”

“也许它是不是太贵了?!”

林靖远想到那一斤半玉米面的价格,微微有些脸红,当即顾左右而言他起来。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去帮客人倒水的功夫,老别悄悄的拉住了房间里唯一“还没出去”的憨厚小孩,用有些蹩脚的中文问他。

“根,你知道这套~象棋花了多少浅(钱)么?”

两颗糖果塞到了宝根的手里。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我的病友可能也会想要一副。”

宝根眨眨眼,伸出两只巴掌,一只巴掌张开四根指头,一张巴掌竖起一根手指。

“我叔请的是艺术家,价格是一百四十块。”

老别心里飞快是算了一下。

黑市上卢布对RMB大约是1:3.3,所以这套象棋的成本在42块卢布多一点。

很便宜!

(老毛子国内工人平均1960年工资在800-3000卢布之间,而作为援龙专家,别列夫斯基的工资和龙国补贴加起来有近卢布。)

“林,这个象棋我想再要几套,”拜访结束的时候老别拉住了林靖远的袖子,“我想我很多来你们这里工作的同事都想要一套。”

林靖远有些疑惑。

“这个东西,难道还很紧俏?”

“你不知道!”

别列夫斯基眉飞色舞起来。

“我们国内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一件事,两位米哈伊尔的棋王争霸赛。”

“上头号召全民展开能体现我们战鹰优越性的国际象棋活动。”

“我前几天才和我的朋友通过电话,他告诉我在莫斯科不排上几天的队,你根本别想买到一套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