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第25章 一触即发(1 / 1)

(经过考证,阳春胡同在1965年之前叫做小苏州胡同,特此全文订正。)

1960年1月24日,周日。

整个京城从一大早就喧闹了起来。

各区、各街道纷纷组织群众上街打扫街道上的积雪,为将在30日举办的环城赛跑清扫场地。

这项赛事已经举办了多届,参与者来自各个行业、单位、街道,男女老少都有,起点是纪念碑广场,其中地安门大街是必经之地。

负责清扫地安门大街东段的是大街北边的南锣鼓巷、岔子胡同、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加上南边的火药局胡同、北河胡同、东吉祥胡同、小苏州胡同和安乐堂胡同群众。

早上六点多,浓雾未散,寒意逼人,茫茫雪景中无数黑压压的人群如涓流一般汇入地安门大街,整条雪道大街上到处都是红旗在飘扬。

人们通力合作,先从街道中间的雪铲起,铲出来的雪用木板、篓子装了,用绳子拖着往街道两边拉。

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是女同志们,有男同志们在的地方就有她们的身影出现,咬着牙不愿意被男同志们比下去。

从前年开始湘南农村俗话“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就上了公民日报,妇女同志们可不愿意弱了自己的风头。

小苏州胡同这边是景山街道办主任魏公平和胡同居委会主任朱家彩出面组织。

朱大娘大约四点多就起来带着几个妇女积极分子在街道门口架起两口大锅。

其中一口锅用来熬粥,下锅的米大部分是野菜、麦麸,还有魏主任家贡献出来的五斤玉米面。

按照之前宣传的,各家各户出的劳力要在家先垫吧肚子了再到街道这边喝一小碗热肚子。

如果没在家里吃过的,光靠街道这一小碗根本抵不住。

另外一口大锅是用来煮开水的,不光是本胡同的居民,哪怕是大街对面交通口街道的居民也可以来喝几口。

当然人家交通口街道下属各胡同居委会也是这么想的。

67号大杂院参与劳动的一帮人是由杨大爷带头。

与旁的大杂院出门前先鼓动几句不同,杨大爷只是挥了下手。

“干活去!”

妥妥的朴实无华。

各家各院都提前知道居委会提供的那一小碗“粥”其实就是糊弄肚子的,所以今早都给自家参加劳动的主力准备了些能瓷实肚子的东西。

平时舍不得的玉米面熬成一小块稠锅巴、野菜和糊糊加些盐巴干煎成饼子、花样繁多的各式“馒头”......。

柳茹茵知道今天大哥不在,自己要干的活不少,所以也没吝啬自己的肚子。

家里的玉米面都是最精细的那种,全用口袋装了藏在里屋,外头缸里的是那种兑了麦麸的。

今早的玉米面她揉得很筋道,擀出来的面皮粘性十足,用这个包出来的饺子看着就饱满精神。

老三“捡”回来的排骨又用了二两,把最后一点荠菜都剁了做馅料,剃得干干净净的排骨焖在锅底汤里。

一大早被叫起床帮忙干活的宝根和林爱红都没有任何怨言,听话的忙前忙后。

直到荠菜肉馅饺子和骨头清汤下了肚,一家人都舒坦的不想动弹。

出门前柳茹茵先叮嘱了几个小的一番。

“爱红带着拥军,不准往人少的地方钻!”

“宝根你跟着大春,不准和人拌嘴打架!”

接着又把三个小的里里外外给搜了一遍,宝根身上除了一个不离身的笔记本之外自然是什么都搜不到,但她从爱红身上搜到了用手帕包着的两个玉米面饺子!

“你要拿这个出去显摆,我回来把你屁股打稀碎!”

柳茹茵柳眉倒竖的样子把爱红给吓到了。

“我是不是跟你说过,家里吃的什么一丁点都不准外头说去!?”

“你和燕子几个玩的好,把你藏的糖果给人一颗就是了,这个东西打死都不能拿出去、对外说!”

“记住没?!”

小手掌被柳茹茵拿筷子抽得通红,林爱红哭红了眼睛直点头。

五岁的拥军也怕了起来,偷偷把袖子里藏着的骨头往宝根身上塞。

宝根无语,这汤底里的骨头五岁的小孩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手里的?

宝根假装弯腰系鞋带,于是偷偷在塞骨头的小屁孩把骨头塞过了头——直接塞到了柳老二的跟前。

气氛瞬间凝固了。

宝根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暴躁的柳茹茵,小筷子啪啪的抽在拥军的小屁股上,看着就疼。

五岁的拥军一边哭一边对着宝根控诉。

“宝根哥,你为什么要害我啊,你那棉鞋根本没鞋带的,哇哇哇~~~。”

真是屁股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弄得宝根一阵尴尬和后悔。

可他明白这顿打,老四和老五必须挨一回,要知道三年艰苦连一半时间都还没过呢。

......

地安门大街上红旗招展,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很多人只戴着棉帽子,大衣都脱了只剩一件毛衣,浑身热气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