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第178章 暗影追击,海上谜踪(1 / 1)

轿车碾过石子路的颠簸声里,顾承砚捏着录音器的手始终没松。

苏若雪靠在他身侧,能听见他喉结滚动的轻响——那是他思考时的惯常动作。

"阿雪。"轿车拐进顾氏绸庄后门时,他突然开口,"让阿福连夜去码头海关,把那艘星条旗商船的报关单调出来。"

苏若雪解盘扣的手顿了顿,抬头正撞进他发红的眼尾。

昨夜混战里迸溅的血渍还沾在他领口,此刻却比任何时候都亮:"我猜他们急着离港,报关单上该有破绽。"

"好。"她应得干脆,从手包里摸出银哨含在唇间轻吹。

三短一长的哨音穿过雨幕,前院立刻传来小跑声——是跟着她三年的小丫头阿桃。"去账房取我的铜钥匙,开第三格抽屉里的海关备案册。"她俯身替顾承砚解下染血的领结,指腹擦过他后颈薄汗,"你先去换衣服,我让厨房煨了姜茶。"

顾承砚却没动。

他望着车窗外渐浓的夜色,那艘商船的影子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夜。

直到阿桃举着牛皮纸袋跑回来,他才跟着苏若雪进了二楼账房。

烛火噼啪炸开时,苏若雪已从纸袋里抽出一叠泛黄的单据。"船名'圣玛利亚号',注册地瑞士远东贸易公司。"她指尖在"货物清单"栏顿住,"但申报的是棉花,可昨晚码头上的松本货箱里,我瞥见了箱底的'大日本制钢所'钢印。"

顾承砚的指节抵上桌面。

瑞士公司、美国船旗、申报货物与实际不符——这是标准的影子贸易手法。

他想起现代课上教过的"离岸公司洗钱链",喉间突然发苦:"去查这家远东贸易公司的董事名单,瑞士注册的壳子,背后的人总要在上海露马脚。"

次日清晨的英国商会飘着松木香。

顾承砚把礼帽交给门童时,瞥见大厅墙上的挂钟——九点整,分秒不差。

"顾先生。"穿三件套西装的中年男人从旋转楼梯下来,金怀表链在晨雾里闪着光,"上回说的苏州河码头股份,我可还留着。"

"麦克先生。"顾承砚笑着递上雪茄盒,"今天不是谈生意。"他压低声音,"我需要'圣玛利亚号'最近三个月的航海日志。"

麦克的瞳孔缩了缩。

他接过雪茄时,指尖触到烟盒内侧嵌着的汇票——面额足够买通商会档案管理员。"半小时后,二楼资料室。"他拍了拍顾承砚的肩,"别让巡捕房的人看见。"

资料室的霉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顾承砚翻到第三本日志时,笔尖在"吴淞口17号码头"几个字上戳出个洞。

那是处废弃二十年的老码头,涨潮时水深刚够泊船。

更让他血液凝固的是日期:三月十五、四月初七、五月廿三——与纺织同业会三次机密泄露的时间分毫不差。

"上回讨论抵制日纱的会议,隔天松本商事就把纱价压到成本价。"他攥着日志的手在发抖,"再上回商议绸缎出口关税,转天海关就多了三项附加税。"

麦克靠在门框上抽雪茄:"顾先生该明白,有些船,查太清楚会翻船。"

"翻的是他们的船。"顾承砚把日志塞进怀里,"谢谢麦克先生的茶。"

午后的雨来得急。

苏若雪冲进账房时,发梢还滴着水,旗袍下摆洇了片深色水痕。

她手里攥着封没贴邮票的信,封口处只盖了朵墨梅。

"匿名信,塞在商会信箱里。"她拆开信笺,字迹歪歪扭扭,"林仲甫不过是替罪羊,真正的大鱼还在商会顶楼喝茶。

远东贸易的人每周三晚十点,在霞飞路'玫瑰厅'收账。"

顾承砚的后背沁出冷汗。

他想起昨夜码头上那个举望远镜的身影——大衣领竖得老高,连性别都瞧不真切。

原来不是松本商事太狡猾,是他们的线早就织进了商会心脏。

"阿雪。"他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烫得惊人,"去让四宝查霞飞路所有叫'玫瑰厅'的场所,老周带护厂队备二十把短刀。"他扯下墙上的上海地图,红笔在吴淞口17号码头画了个圈,"今晚子时,我要知道那艘船到底运了什么。"

苏若雪望着他泛红的眼尾,伸手抚平他眉心的褶皱:"我陪你去。"

"不行。"顾承砚扣住她的手腕,力道重得几乎要掐出印子,"上回码头枪战,你替我挡了块碎木片。"他低头吻了吻她指尖,"这次...我要你在安全的地方等我。"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顾承砚把匿名信折成小方块,火漆印在烛火上融成暗红的泪。

楼下传来脚步声,四宝的声音隔着门透进来:"二爷,老周他们都到齐了。"

他望着苏若雪发间的珍珠簪,那是他们定亲时他亲手挑的。

此刻珠尖沾着她的发香,像颗未落的星子。

"等我回来。"他说。

这一次,他要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手,一只只揪出来,晒在太阳底下。

顾承砚将茶盏重重搁在红木桌上时,茶沫子溅湿了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