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第187章 戳老实人的心窝子?(1 / 1)

“上吊?”

刘嘉跟周彩霞同时喊出一句。

尤其是刘嘉,问完话以后,又瞪圆了眼睛看了看赵小潮。

李振和气的都要跺脚。

“对,如果不是我发现的及时,他就要吊死在这儿了,这捆着他的麻绳,就是用来上吊的!”

刘嘉又气又急,当众笑起来。

“赵小潮,你还真想不开,真打算死去呀?说说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咋都不想活了?”

一开始的时候,赵小潮还绷着,现在事情都被摆到了明面上,也没有什么好装的了。

尤其是听刘嘉这样问,满心的委屈顷刻之间爆发。

刚想开口说话,泪水就不争气的开始往下流。

由于被绑着,赵小潮使劲的吸了吸鼻子,这才缓过神。

“三哥,我……真不想活了!我就是说了几句开玩笑的话,那女的,她就跑了!”

没等赵小潮继续往下说,刘嘉急忙纠正。

“你先等会儿,你说的并不是那女的,人家都一把岁数了,都是婶子辈儿的,我跟彩霞都得叫我一声婶子呢!”

“哦,好,你那婶子,她就跑了,其实我也没有别的意思,谁知道你婶子那么脆弱。”

想到当时的情形,赵小潮又是满脸委屈。

刘嘉无语的看着赵小潮。

“春兰婶子是这些人里头最老实的人,你说的那些话就是在她的心上戳,人家能不着急吗?”

赵小潮知道刘嘉说的是什么。

自从春兰婶子走了以后,一院子的人都开始数落赵小潮。

在话语行间,赵小潮也明白了春兰婶子家的状况。

只有一个独生子,也是老实巴交的,整天就知道看书,也不知道这次高考能不能考中。

很多人都担心,如果赵盼来考不上,会不会脑袋受到刺激。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赵小潮,一会儿听听这个的说法,一会儿听听那个的说法,最后也开始担心起来。

春兰婶子的儿子这么执拗,万一春兰婶子也是这个脾气。

自己因为两三句话让春兰婶子想不开,那可咋办?

可转念一想,赵小潮也觉得委屈。

当时真的是玩笑话,谁知道春兰婶子当了真?

如果换做以前,赵小潮完全可以甩甩头,根本不当回事儿。

用他们平时的话说,那就是爱怎么着怎么着去。

可是现在不一样。

自己是先进人物啊!

前几天刚抓住了一个贼,而且还把尿尿到了那个贼的脑袋上,这让谁听着都解气。

偏偏这先进人物的头衔还没有捂热乎,又出了这么一档子的事儿。

一想到好不容易挣过来的先进人物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被夺回去,赵小潮心如死灰。

先是闹腾了一番,趁着大伙没有盯着自己,赵小潮突然看到墙根底下的麻绳。

脑袋一热,拿着麻绳就想要上吊。

可屋子里并没有歪脖子树。

还没有找好地方,就被李振和被发现了。

于是,李振和就把自己来了个五花大绑。

现在看到刘嘉没有执意的怪罪自己,赵小潮也冷静下来。

“三哥,我错了,我给人家赔个不是吧,真不是故意的,我当时说的是,听人说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多的去了,你儿子能考上吗?”

“就这个?”刘嘉不相信的话。

赵小潮摇了摇脑袋,接着又说:“其实考不上也不用灰心,今年考不上,那就明年接着考,一年考不上就考十年,十年考不上就不行了。”

赵小潮把原话说了一遍。

屋子里的人全都愣住。

还有比这更打击人的吗?

人家辛辛苦苦的学习,你居然说考不上?

这也就算了,还想着让人家考十年?

在心里强大的人,估计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况且对方还是春兰婶子?

刘嘉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行了,就知道你没有说出什么好话来,赶紧给春兰婶子道个歉去,人已经来了,赶紧把这事处理了,咱们还有其他活呢!”

“啥活呀?”

“砍竹子!趁着现在还有点功夫,赶紧找人砍竹子,咱们用这车拉回来,不然以后费力气的是你们!”

刘嘉这么一说,赵小潮立刻精神起来,转身就要往外走。

这个时候,赵小潮才意识到自己还被绑着。

“三哥,赶紧给我解开,咱可不能耽误了干活,别说让我给春兰婶子赔不是了,我就算给她磕一个,我也认了。”

刘嘉给赵小潮松开麻绳,“整天就知道给我惹事,就你说话的功夫,一大片竹子都砍下来了,赶紧的!”

“知道,知道!”

眼看着赵小潮又像没事人一样,周彩霞跟李振和也松了一口气。

十来分钟过后,竹林那边热闹起来。

天黑以前,李振和已经开着车运了好几趟竹子。

当天晚上,刘嘉四仰八叉的躺在大炕上。

彭顺年说的没错,买车是早晚的事儿。

到底能买到什么样的车,什么时候有消息可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厂子里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可刨去买车的预算,这资金又得搭进去。

刘嘉想让自己静下心来,可脑子里总是闪过一件又一件的事儿,就像正在播放的电影片段一样,怎么也停不下来。

烦躁的翻了一个身。

刘嘉胳膊一动,好像碰到了什么。

用手一摸,顿时愣住!

坏了!

上次从建设供销社买回来的布料还在炕上放着!

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那会儿还想着给家里人做衣服呢,可一忙就把这事给抛到脑后了。

“明天,得让他们把这衣服裁了去。”刘嘉自言自语。

以前郭晓燕在家的时候,家里的衣服都是郭晓燕裁。

毕竟一年下来,谁也添不了多少衣服,那也不是什么费劲的活。

但现在郭晓燕离开了,找谁呢?

刘嘉皱皱眉头,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最后,想着干脆把布料交给嫂子秦春燕,让她看着办。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刘嘉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第二天一早。

听到院子里的鸡叫,刘嘉这才睁开眼睛。

昨天开了一天的车,又忙着卸货,睡了一宿缓缓劲,浑身的骨头就像散了一样。

不情愿的从炕上爬起来,刘嘉脸还没洗就拎着布料走出门。

“娘,今天我大哥跟我嫂子过来吃饭不?”

刚问完话,刘嘉就打了一个哈欠,显然还没有睡醒。

正在扫院子的张桂兰愣了一下。

大早晨的,刘嘉怎么问起老大跟老大媳妇来了?

“我昨天跟你哥说,今天早上不让他们做饭了,让他们过来吃,咋了?有啥事儿?”

“没事,一会儿他们过来以后,你把这布料给他们,让我嫂子看着给裁几件衣服,给你们做上。”

刘嘉来到张桂兰跟前,伸手把布料递给他。

张桂兰的眼睛都直了!

活了大半辈子,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物料。

刚接到手里,就感觉一沉,这布料都差一点掉到地上。

“三子,咋回事儿?怎么有这么多布料?”

“不多,也就一人一身,这个带点花色的是嫂子跟你的。”

“前段时间,燕儿不是刚给我裁衣服了吗?我有衣服,你别瞎折腾了。”

张桂兰才想到布料可能是刘嘉买的,语气当中都透露着心疼。

庄稼人不讲究那么多,身上打几个补丁怕什么,没有窟窿就行了呗。

现在谁穿着新衣服出门,一准会被人指指点点。

倘若一家子都穿上了新衣服,那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得议论起来。

可不能找这个麻烦。

所以不等刘嘉开口说话,张桂兰又嘱咐,“把这东西收起来吧,家里谁也不缺衣服,回头看看能派上用场不?”

刘嘉知道娘心里在想什么,不等她进屋,便开口说道:“布料都买了,你要压箱底儿放着,肯定会让虫子咬了,到时候有了洞,你可别心疼。”

“你这孩子,专捡着我不爱听的说,这布料这么好,怎么会让虫子咬了?”

“万一呢?”

刘嘉故意挑挑眉毛,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张桂兰心疼的倒吸一口凉气,硬生生的,愣在原地不动了。

虫子会不会咬手里的布料自己不能确定,可是,现在可是伏天,哪哪都潮乎乎的。

如果真把布料放在箱底放着,万一发霉了可咋办?

好好的布料这么一大块,这得花多少钱?

要是给糟蹋了,自己得心疼的好几宿都睡不着觉。

“你这孩子,净给我出难题,我不管了,你说给你嫂子,我就把这个票交给你嫂子就行了,回头大家伙戳你们的脊梁骨,别赖我。”

埋怨的看了看刘嘉,张桂兰还是走进北屋。

这么好的布料,可不能在外面放着,万一给糟蹋了咋办?

先开门帘的时候,张桂兰又小声的嘟囔了一句。

“真是不过日子,就不知道藏着点,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就又惹事儿了。”

村子里的人舌头根子都长,耳朵也长。

尤其是那几个爱嚼舌根的老娘们儿,根本见不得别人好。

刘嘉办了厂子,整天在村子里的大道上来来回回,早就有人眼红了,只是人家不说。

回头,一家子都穿着新衣服出去,还不得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如此一想,张桂兰又叹了一口气。

刘嘉没管那么多,饭熟了以后,提前扒拉了几口便急匆匆的出门。

现在,生产队里管的也不是那么严了。

上面有政策提倡改革开放,这一阵风多多少少也刮了下来。

虽然不像大城市那么明显,但在请假批条上,已经宽松了不少。

以前如果不上工,要请假的话,得把原因详细的说好几次,现在只要是正当原因,都能批下来。

刘嘉也是在路过周丰收家的时候提了一下,周丰收当场就答应了。

今天不出门,就是处理厂子里的事。

这段时间,刘建业不怎么在厂子里,刘嘉朝那边也就跑得勤了一些。

跟刘嘉的忙碌差不多,郭晓燕最近几天也早早的出门。

为了在路上有个说话的,郭晓燕都是跟郭晓兰一块儿走。

穿过十字大街,到了图书馆两个人才各忙各的去。

郭晓燕没有提前工作,平常的时候,也就是给郭致远打一下下手。

比如送一些稿子还有文件之类的,都是郭晓燕跑腿。

其实,一个月里头也就忙这么两天。

今天,郭晓燕办的是郭致远的私事儿。

把手里的稿子交给父亲的一个老朋友。

仅仅用了半个小时,郭晓燕就把事办成了。

随后,郭晓燕去了红星供销社。

“牙刷,毛巾都该换了,还要买香皂。”

郭晓燕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