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公主出生后,陛下就再也没召过别的妃嫔侍寝,除了看望皇子公主们,连后妃们的寝殿都不大踏足了。
彼时的皇子公主们许多都已经长大,立府的立府,出嫁的出嫁,宫里也没前几年热闹了。
纯贵妃虽是整个后宫位分最高的,但要说权力最大的还要属宜德妃。
宜德妃是最早跟随皇后的人,甚至四皇子也是在皇后的庇护下才平安出生的,直到四皇子出生后,后宫的孩子才一个接一个的落地。
所以陛下对四皇子也格外偏宠些,如今四皇子早被封了韩王,出宫立府,就连孩子都有三个了。
只是,韩王妃一直未曾诞下子嗣罢了,但韩王也并未因此偏宠妾室,因此韩王妃的日子也尚且算过得不错。
宜德妃将小孙女接进了宫亲自抚养,日子过得是舒心惬意,至于陛下的宠爱,她早就不在乎了。
大皇子和二公主也都早已大婚,分别育有子嗣,大皇子虽十岁上才到贵妃身边,但却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每十日进宫一次,给皇后和贵妃请安,除此之外还时常给宫中送东西,倒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但重要的是有孝心。
二公主自小便跟皇后亲近,每每得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总会第一个孝顺皇后,就连贵妃都要排在后面。
三公主出嫁那年,康妃成了康惠夫人。
四公主和五公主年纪相差不大,也都陆续出嫁,四公主是惠恭贵妃的女儿,五公主又自小体弱,陛下对她们多有怜悯,因此两位公主出嫁时嫁妆都十分丰厚。
至于安贤妃,如今九皇子虽搬到了毓庆宫住,但每日的午膳和晚膳都还是在睦安殿用,众人笑说,她太过宠溺儿子。
安贤妃只是笑笑说,过几年等孩子出了宫,见面就不像如今一般方便了,众人一想也是,渐渐也就没人在劝她。
只是,让人有些遗憾的是,静安夫人和庆恭夫人前后脚去了,都没等到她们的孩子大婚。
陛下下旨追封静安夫人为德妃,庆恭夫人为贤妃。
再后来,六公主出嫁,按照规矩瑜怀夫人该晋位分,但陛下对于淑妃这个两个字眼,可谓是讳莫如深。
但纯贵妃如今渐渐上了年纪,这些年还要操劳后宫事务所以也就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如今早已不管事,只是在安澜殿中含饴弄孙。
安贤妃自九皇子出宫立府后,就像是没了魂儿似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
宜德妃去看望她时,总听见她念叨着年少时在回鹘事情,她在草原上骑马,牧羊,弯弓搭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宜德妃沉默了许久,最后也只能宽慰两句,让她好好保重身体,只是安贤妃似乎并没有听进去。
后宫的事情就全靠宜德妃一人撑着,瑜怀夫人从旁帮衬,因着她还生了十一皇子的缘故,陛下思来想去,还是封了她做淑妃,封号依旧是瑜。
陛下大概是觉得,也许用这个封号压一压,会好些吧。
于是,瑜怀夫人成了瑜淑妃,和宜德妃一起管理后宫的事务,慢慢的,昔日后宫的旧人都一个个离开。
贞妃和良妃在东宫时便伺候陛下,这么多年都没有生下一个孩子,两人相互陪伴着在这深宫苦苦熬了几十年。
良妃先走了一步,贞妃也不过几个月,就跟着一起走了。
至此,东宫的旧人就只剩下了纯贵妃和沈昭仪,两人倒是因此多了些来往。
贵妃又向陛下请旨,晋了沈昭仪的位分,陛下给了一个延字做封号,大意就是要她延年益寿吧。
渐渐的,后宫里只剩下十一皇子和曦和公主两个孩子了。
十一皇子还没到成婚的年纪,陛下就禅位了,太子成了新帝,十一皇子被封了宋王。
也因此,太上皇的子嗣里面,只有十一皇子的王位是陛下封的,对这个幼弟,陛下倒是多有疼宠,不但封地富饶,食邑也极为丰厚。
太上皇禅位前曾专门下了旨意,凡生育子嗣的后妃,皆可被接出宫外赡养,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
至于其余未有子嗣的妃嫔,正三品及以上在宫中奉养,但在这之下的品阶,照例是要入寺修行的。
叶昭宁心有不忍,最后这些妃嫔,都被迁到了汴州行宫奉养,大周的规矩历代如此。
即便她有心想要改变,也不能太过,否则若是开了这个头,后世的皇帝亦是难做,所以这已经是她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但也因为有了这个先例,自景和帝之后的历代先帝妃嫔,皆奉行此例。
赵王和福庆公主为了贵太妃在谁府中赡养的事情,好几次都吵的脸红脖子粗,甚至都吵到了承泽面前。
后来还是陛下拍板,一人半年,但说是这么说,还是主要看着贵太妃的心意。
有时,若是赵王府中事忙,她就会在赵王府多住一段时日,有时又会和福庆公主去行宫小住,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淑太妃住到了宋王府,帮着宋王妃带带孩子,跟几个老姐妹说说话,串串门,日子过的倒也悠闲。
德太妃在跟着韩王去了华州,她说在宫里困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来了,想要走走看看。
贤太妃在回鹘王洪格尔死后,身子就一直不大好,自从搬到成王府上时,有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们承欢膝下,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后来,刚好有个去回鹘的差事,成王就揽了下来,并跟新帝请旨带着贤太妃一起去了,只是就算回去也终究是物是人非,洪格尔早就不在了。
而回鹘也在固安公主的影响下,变了样子,但能再次回到草原,她仍旧是开心的。
成王陪着她在回鹘住了一段时间,只是即将要启程回京时,她忽然就病了,只三五日的功夫就去了。
成王哭的泣不成声,说他不该带着母亲长途跋涉,不然母亲也不会离他而去。
但固安看的很清楚,塔娜离开时,嘴角是含着笑容的,或许能在长大的故乡离去,也是一种圆满吧。
只是她的身体终究是要葬入皇陵的,所以,便让成王把她的一缕头发烧成灰,葬在了洪格尔的身侧。
再后来的那些年,她们其实几乎都没怎么见过太上皇了,太上皇只一心和太后颐养天年,宫中庆典也都不大参加。
只是,她们终究老了,她们的孩子也有了孙子孙女,那些旧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活到最后的人反而是最难熬的。
有人说,景和帝的后宫比起元顺帝来说,要乱的多,光是被赐死的妃嫔都有数个。
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就已经是她们的一生,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等到传到后世时,有的皇子公主的生母,还有出生和死亡的时间都已经不可考,而宫中的一切的最后都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