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珠
海上明珠
阿尔托,修道院最底层某个房间内。
这里一片黑暗,除了自身发出的声音外,再没有任何动静。
端坐在房间内的娜塔莎似乎已经适应了这里,双手和脸上凸起的炽热血脉已经消褪了很多。
拥有黑暗视觉的她看着手中一叠厚厚的信,不时无声哼唱着旋律,哪怕没有声音也显得轻快活泼。
看到信封最后一页,娜塔莎忽然笑了起来,右手打着拍子:“哼,提前祝福?路西恩你肯定是在学我,我等着七月三十日的《音乐评论》。”
“有个朋友的感觉真不错,要不然我都要闷得发疯了。”
海上微腥的凉风吹散十月的闷热,波浪不时打在长堤上,溅起无数雪白的泡沫,远处海阔天空,飞鸟徘徊,近处尖舟穿行,拱桥座座。
“海上明珠”斯图尔克部分相似于路西恩上辈子从影片中看过的威尼斯,以海上一百多个聚集的小岛为基础建立,无数运河如同蜘蛛网般密布,只有一条长长的海堤与大陆相连。
坐在斯图尔克特有的尖舟之上,路西恩看着运河两旁各种建筑物慢慢后移,有一种在逛街的感觉。
“呵呵,尊敬的客人,其实斯图尔克的每一条运河就相当于其他城市的街道。”划着尖舟的半老船夫见路西恩一直不停地左右观望,明白他是初到斯图尔克的旅行者,因此热情地介绍着:“那里是圣马约教堂,那里是斯图尔克圣灵修道院,那里是真理钟楼,那里是祈祷尖塔……”
路西恩悠闲地吹着海风,很满意船夫的介绍:“这里应该就是斯图尔克的神殿区?”
虽然在每个城区、每个镇子,教会不管大小,都有一座教堂。但总会有一个教堂建筑集中的区域,比如阿尔托贵族区东边金色大教堂附近区域。
“是的,所以这里并不拥挤。等到进入商业区,客人您将看到数不清的尖舟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旅行者。”船夫一边笑着回答,一边驾驭尖舟穿过一座宏伟的石拱桥。
忽然,周围的环境变得喧闹吵杂,一条条尖舟或停靠在某个楼房旁边,或直接驶入了有水道入口的大型建筑物底层。
不同口音的通用语在空气中回荡,“铜费尔”、“银纳尔”、“金塔勒”、“银行”、“贷款”、“十克”、“鲟鱼”、“海鲤”、“香橙鱼”、“钢铁”、“木材”、“奴隶”、“交割”等单词不时传入路西恩耳中,一幕幕讨价还价的交易场面则映入眼帘,比阿尔托的市场区热闹很多倍。
整座城市跳动着蓬勃的生命力,似乎就连吹过的海风都带上了金钱的味道。
“比我想象的斯图尔克更加繁华,更加具有商业的氛围。”路西恩由衷地赞叹道,来自地球现代化城市的自己,似乎更喜欢这样热烈的场面,似乎更享受喧嚣衬托下的安静。
船夫带着强烈的自豪道:“我们斯图尔克城在暴风海峡边缘,沟通南北东西,又有一个天然的深水港,因此是无数货物的最佳中转地,是最为理想的自由城市,而且我们斯图尔克人天生具有商业头脑,了解到维克托正在神圣海尔兹帝国巡回演出,菲丽丝也终于写出了一首勉强不错的钢琴小品。
不过自从八月初娜塔莎评价过《月光》后面部分,她就没有再发表任何评论,这让路西恩略微有点担心:“她的血液焚烧症应该已经结束了,难道还有其他问题?等到了阿林厄就通过约好的秘密渠道寄封信回去问问。”
看完对自己有价值的几份报纸后,路西恩见晚餐还没上来,格兰纽夫宴请的客人也还未到达,于是随意翻开《斯图尔克日报》,看着上面的内容打发时间:
“来自吉布提公国的一批木材急需处理,有意者请联系……”这份报纸除了部分轶闻之外,全是类似的消息。
看着看着,路西恩忽然看到一则报道:《著名音乐家路西恩?伊文斯的学生格瑞丝女士将和她的朋友们在斯图尔克水晶音乐厅举行演奏会》。
“我的学生?”路西恩莫名其妙地看了下去,大概内容就是这几位“音乐家”在阿尔托音乐节上认识了自己,并得到了自己的指导,然后创造出了不少幻想曲作品,而且他们之中的格瑞丝还获得了自己的私人钢琴教授,成为自己的学生。
有了这样的名气,他们回到斯图尔克后是迅速成为被贵族、商人追捧的音乐家,变得炙手可热。
记忆力很好的路西恩,稍微回想了一下这些名字就对应到了具体的人物身上,一时有些好笑:“我确实和他们交流过幻想曲的创作,但他们也太能借势了吧?!”
好笑归好笑,路西恩也没想过暴露身份去揭穿他们。但这时,门口侍者引进来一位穿着黑色晚礼服、身材丰满姣好的女孩,她容貌不错,带着淡淡的成熟味道。
“格瑞丝……还真是巧啊。”路西恩竖着报纸遮脸,然后看到格瑞丝往二楼贵客小餐厅走去,“果然很巧……她就是格兰纽夫邀请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