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诛邪士

第530章 天煞事件之谜(1 / 1)

“你还知道什么?”我问。

“你把我爹埋在东云岭下,后来又替我爹报了仇。如果你想让我感谢你,那你就想错了。”

“虽然我并不想让你感谢我,不过我还是想问为什么?”

钱从文抬头看了看空,目光茫然:“因为我连替父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我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倒希望如果有劫难,那就早点降临吧!”

我暗自叹了口气,想不到这个少年已经变得如此消极。

胖刘开导:“你有没有想过你别的亲人?”

钱从文凄凉的笑了笑,“生我的人从就抛弃了我。否则我怎么能四岁就离家八千里,来这里求学?”

我硬下心来,严肃的:“钱从文,你应该知道你爹有不少仇家。你爹的死讯传开后,他们迟早会来对付你。所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必须要跟我走!”

“我已经习惯待在这里了。你们要强迫我走,只能带走我的尸体。”

着,钱从文站起来:“我要去锄草了,你们走吧。”

我只好挥挥手,“你去忙吧。我们还有别的事要和三先生谈。”

钱从文不再什么,快步走出院。

“师父,他也挺可怜的。您不要怪他。”虫。

“我不怪他,我只是在想用什么办法让他愿意跟我们走?”

胖刘分析:“哀莫大于心死。他年纪,经历了失母丧父的不幸,对未来依旧失去了希望。咱们必须要想办法,给他找到生存的意义。”

“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他在这里生活了多年,一定很听韩一航的话。我们还是先跟韩一航搞好关系,让他帮我们做做工作。”

过了三炷香的工夫,韩一航拎着一个大茶壶、拿着几个茶杯回到院。

我直截帘的:“三先生一直没有问我们的来历,想必已经推算出来了吧?”

韩一航一边倒茶,一边:“不错,我的确推算出你们的来历——这只是为了白鹭书院的安全着想。其实,你是农夫还是帝王,对我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都白鹭书院是阴阳界的清流,与世无争。听三先生之言,果然有点意思。”

“过奖过奖,三位请喝茶。”

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话锋一转:“在见到三先生之前,秦老六给我们讲了三十年前的故事。他白鹭书院曾经遭受煞的攻击,不知是否属实?”

韩一航的神色依旧平和,“属实。”

“那我想问,三先生认为煞攻击白鹭书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卫聃仙君的很清楚:白鹭书院有此一劫,与水灾、风灾、地震等是一样的,都是灾。”

我追问:“三先生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吗?”

韩一航笑了笑,“灾的背后是意,追究意只能引来更多的劫难。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明你还太年轻了。”

“那要是有人假借意呢?”

韩一航微微一怔,并没有驳斥我。

我继续:“如果三先生担心白鹭书院再次遭到谴,那么我可以调查三十年前的真相。如果引来劫难,也只能落在我头上。”

韩一航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调查什么是你的自由,和白鹭书院无关。不过几位远道而来,我还是要略尽地主之谊。希望三位能住几日,探讨一下学问。”

胖刘笑着:“我们可没有三先生那么大的学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我的腰牌,拿着它可以在白鹭书院内任意查看书籍和资料。平时,你们住在这个院。我会让从文送茶饭过来。”

完,韩一航起身拱手:“这事就这么定了。三位歇息一会儿,从文会带你们在书院内四处走走。我还有些琐事,先走一步。”

“师父,他这是什么意思?”虫问。

“他想调查出煞事件的真相,却怕得罪了惹不起的势力。所以当我提出帮他调查时,他马上就同意了。他留下腰牌,是为了让我们任意出入白鹭书院的任何地方。”

“可我们一点线索都没有,从哪儿查起?”胖刘问。

“三十年前的事,白鹭书院的人一定知道更多的内情;只是他们不愿意出来而已。不过,咱们可以去问葫芦叟。等参观完书院,咱们再问他。”

没过一会儿,钱从文走了进来带我们参观了白鹭书院。

参观完毕后,钱从文去书屋读书。我们返回院后,召唤来葫芦叟。

“圣师,你们怎么在这里?”葫芦叟吃惊不。

我笑问:“怎么,让你故地重游,不高兴吗?”

葫芦叟苦笑着摇摇头,“万事不堪回事。圣师,唤我来所为何事?”

“我在调查三十年煞袭击白鹭书院的事件,你对事件了解多少?

“那时候我还在白鹭书院求学。当时煞事件闹得人心惶惶,大部分弟子都离开了书院,我是少数留下来的弟子之一。我听一位老先生,煞事件有很多蹊跷,突然出现的地窖也不像是祖师显灵,反倒像有人安排好的。”

我忙问:“那位老先生叫什么?我想和他好好谈谈。”

“他叫刘轩,是鹿隐翁的师弟。煞事件后不久,他便称病返回了家乡。当时不止是他,很多先生都因为害怕而离开了书院。”

“你能找到他吗?”

葫芦叟点点头,“只要他还健在,找他并不难。”

“好,你马上去找他。找到他之后,立刻让琼颉通知我。”

葫芦叟离开后,我们再次来到了那座发现卫聃仙君碑刻的地窖。

这里已经被修葺成一间地下室,当年发现的石刻碑文都整整齐齐的陈列在里面。

由于原始的地窖早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根本无法看出有什么问题;只能把石碑上的文字逐一看了一遍。

卫聃刻在这里的文字从内容来看,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一部笔记。

大部分内容都是各流派的理论,少数内容是和当时的一些着名人物交流的情形。

关于煞的预言,出现在卫聃和一个叫做郭驽的对话中;时间是在一千年前。

在这段对话里,卫聃和郭驽谈到罚时,做出了白鹭书院千年后遭受煞降临的预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