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
娇鸾令正文卷:离开荒谬吗?
崔长陵把王羡的杯里添满了水才收了手,小水壶放回原处去,见王羡左顾右盼就是不去碰茶杯,他咂舌两声,端起那水杯,径直递到了王羡面前去。
王羡见躲不掉,撇着嘴接过来,顺势一口饮尽,才撒气似的把茶杯重重的放回四方的翘头黑漆小案上。
崔长陵几不可见的摇头:“吃了那么多辛辣的东西,你就一点儿不觉得口干舌燥?每每要你喝杯水,像是要割掉你身上的一块肉,就那么难。”
王羡知道他有心晾着于琅,且方才于琅进门的时候那种扫视过去的打量,她其实也都看在眼底的,对于这位伏波将军,便头一个喜欢不起来。
她这人古怪毛病不少,这算是其中一个。
原本为着通敌的事,再加上于琅这么多年,摆明了是跟萧佛之同流合污,蛇鼠一窝,现在还多了柳琬之的一条命,她对于琅压根也没什么好印象了,不过王羡不爱这样子把人定死了,万一于琅有苦衷呢?万一于琅骨子里其实是个好的呢?万一他有很多事是逼不得已,而到如今他其实是肯禽兽不如
“你怎么会认得如眉的?”
如眉这个名字,王羡很不喜欢,崔长陵亦然。
柳琬之那样的女郎,这个名字,于她而言,更多的是耻辱。
王羡捏紧了拳头,一张小脸上写满了愤怒二字,似乎很想要替柳琬之分辨什么。
崔长陵瞧见了,轻咳了声:“你知道你的那位小夫人,是什么出身吗?”
王羡一愣,侧目望过去。
于琅也愣住了。
出身……?
当年他花了好大力气才从花想楼中赎身回来的小娘子,能有什么出身?
其实事后他也留心打听过,只是没敢深查,毕竟那时候他已经知道,花想楼实则是凉州秦王的产业,真动了不改动的人,没什么好处。
不过花想楼里的小娘子,大多都是经过了精心调教的,那些小娘子们,几乎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秦王殿下养了起来,和外头寻常楼子的莺莺燕燕不同,其中更有些从前出身不俗的女郎们,家道中落,又或是别的什么缘故。
那会儿他隐隐知道,秦王从被贬到凉州,一直隐忍到新帝御极,胆子才越来越大,花想楼里甚至有他从漠北苦寒之地挑回来的女郎们,不多,但绝对有。
那都是家中犯了事儿,被朝廷流放的女眷,出身不俗,教养不俗,调教起来更顺手,也更容易讨了客人们的欢心。
于琅不是没怀疑过,如眉就是这样的出身,只是没有再继续追查,横竖是秦王弄回来的人,就算真的出了事,他前头也还有个秦王顶着。
直到今日,崔长陵突然提起如眉的出身……
于琅下意识的吞了口口水:“我是从花想楼把她赎出来的……”
“花想楼的事情,咱们过会儿再说,现在,我在与你说,你那位小夫人的出身。”
于琅有意试探,崔长陵无意隐瞒,花想楼的秘密,果然已经不是秘密了。
“我不知道。”于琅胆子小,此时说起话来,声音里都打着颤的。
知道怕便很好,正应了柳琬之的话,威逼利诱也好,恐吓警告也罢,总归能撬开于琅的嘴,拿到于琅的口供供词,这就足够了。
“你还记得河东柳氏吗?”
“谁?”于琅一时以为自己听错了,“令君是说,河东柳氏?八年前伙同废王与琅琊王氏,屯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河东柳氏?”
“原来你还记得。”王羡适时的嗤笑出声来,声音清冷到了极致,“意图谋反的河东柳氏,男丁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先帝高恩,不牵连女眷,此后柳氏一族败落,一方豪族,一夜之间,大厦倾颓,连琅琊王氏也未能幸免,原想着,经此一事,再没有人敢妄动心念,行谋逆此等大逆之举——于将军,我还当,你早忘了八年前废王之祸。”
“我……我不是……”于琅上下牙齿打颤,一说话便会碰在一起,几乎连一句完整的话,也再说不出来了。
他不敢直视王羡,这位小郎君端的一身正派,正气凛然的模样,令他羞愧不已。
于琅偷偷地去看崔长陵,发觉他面色如常:“令君提起河东柳氏,这和如眉的出身,有什么关系吗?”
“我以为你不是庸才,才会得萧佛之重用的。”崔长陵说这话时无不失望,也无意再与他绕弯子,“她是河东柳氏女,家中行六,原名琬之。于琅,你现在总应该明白,她为什么会冒死进你的书房,从你的暗格中,偷出那些书信了吧?”
河东柳氏女?那不就是……
“这不可能!”于琅急于反驳,一张脸憋得通红,“令君当我三岁稚童那般好哄的吗?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不敢说的,横竖花想楼的秘密,令君怕早也从如眉……”
他不知怎么的,如眉二字脱口而出时,那二人的神色皆是一凛,于是他下意识的改了口:“琬之……令君怕早就从琬之口中听说过了。令君眼下与我说,她是河东柳氏女,你的意思是说,秦王妃把自己嫡亲的族妹,一手调教之后,送到这样的地方,供我们取乐不成?荒唐,实在是荒唐至极!”
“于琅,事到如今,你有什么值得我骗的?”
崔长陵始终气定神闲,任凭于琅再如何急切焦躁,他面上的神色都未曾变上一变。
可越是这样的淡然,于琅才越发信了,他说的,就是事实。
而崔长陵所说原也不错,事到如今,他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崔长陵来骗他的……
即便今日崔长陵不见他,单凭那些书信,也足够定他的罪。
崔长陵带着便宜行事的圣旨而来,他是知道的,如今就算是在襄阳杀了他,都在便宜之内,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分辨的机会。
“怎么会……这怎么可能呢……”
“这世上原本人心险恶,有些人衣冠禽兽,有些人则是禽兽不如。”王羡长了这么大,好歹也算读着圣贤书长起来的,纵使是幼时顽劣,那些粗鄙的话语也没学上几句,她目下说的这几句,还是当初跟着王述之出去听戏,又从话本子上学来的。
小的时候她在王逸之面前脱口而出,被罚着闭门思过了三天,后来长了记性,就再也不敢说,没想到今日还派上用场了。
她冷眼看向于琅:“于将军,你觉得,你和秦王妃,算是衣冠禽兽,还是禽兽不如?”
“你——”于琅气急,一抬手,指尖正对着他的方向,“你太原王氏,便是如此教导子侄的吗?”
原来晓得她出身,可是从进了门,就始终没有同她打过招呼,啧……
“原本大家都是士族子弟,只是你自己干过的事儿,却不许我说吗?”王羡双手环在胸前,好整以暇的扫过去一眼,“秦王妃是女眷,我本该称她一声殿下,可于将军觉得,她把自己嫡亲的族妹推进火坑里,这种事儿,又怎么说呢?且于将军应该没有忘了,当年被萧佛之那个族弟强要了去,死的时候都只有四岁的孩子吧?”
她讥笑着,在于琅不敢置信的眼神中,一字一顿的说与他听:“那也是秦王妃的妹妹,最小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