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83章 严师出高徒(1 / 1)

严师出高徒

两个老头儿去了心事,吹着春风,抽着烟,偶尔喊了过路的小子到大院送信儿,到了午饭时候回去,家里就把酒菜准备好了。

姚家父子和林大山都被从学堂请了回来,众人都是聪明人,不必多说,只听赵三爷说楚东和沈康要在赵家屯安置家眷,买了田地,众人自然就清楚是何意了。

特别是姚家父子,对林家为他们父子如此费心,很是感激。

自从家里落难,他们什么辛苦都吃过了。原本以为到了这样偏远的苦寒之地,不知要如何受折磨。没想到,如今的日子,吃得好,穿得暖,每日的活计就是指点林大山和几个孩子读书,顺带学学新算法,简直比在京都时候都活的惬意。若是发配之前,有人同他们这么说,他们怕是都不会相信。

但事实就是这样,从遇到林家人开始,他们就像突然有了依靠,漫天风雨都消散了…

怪不得,阳明先生留下的预言会说,“逢林且入。”

原来这片“林”,就是他们父子的避风港…

但姚老先生也没多说什么,只举了酒杯,敬了林老爷子和赵三爷一杯酒。

林老爷子和赵三爷都不是读书人,虽然知道姚家显赫,但这就像一个厨子,理解不了写计算机程序的人多牛掰一般。不是一个领域,自然也就盖特不到那个点。

两人心里存了敬意,但绝对不如听说某人武艺了得,或者过某村某人日子如何有成算,一年就添了田产和院子,那般佩服和惊叹…

于是,他们也没如何激动,笑呵呵同姚老先生碰了酒杯,一口喝干就说起了闲话儿。

这般,姚老先生非但没觉得被怠慢,反倒更是轻松了。他仔细听着两人说话,不时问一句,听得有趣也跟着笑起来。

以前,他被众人供奉在神坛,虽然备受尊敬,但说话行事也要多加注意,自然不可能这么自在。

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林大山伺候着两位先生回学堂,赵三爷就带着两坛好酒,一筐点心吃食,坐了林家的马车回屯去了。

林老爷子想了想,就带了孙女去林大山的院子转悠。

娇娇正被老娘抓着折磨得半死,因为春日换衣衫,衣裙这些大件儿,自然有周心秀带着小丫鬟们动手。但她日用的帕子和荷包,冯氏却要求闺女自己绣出来。

于是,娇娇就是小马驹套了绳索,半点儿不得自由了。

这会儿,爷爷伸出了援手,她简直大喜过望,在老娘无奈的眼神里,迫不及待的冲出了家门。

老爷子最是欢喜孙女这般活泼的模样,自然不后悔从儿媳手里抢人。

娇娇投桃报李,摸了两个果子出来,祖孙俩边啃边转悠。

林大山的院子,当初修建的时候,考量着一家五口,就同样做了前后两进的格局。

其实说是两进,严格算起来,应该是两进半。

大门右侧是三间倒座房,左侧是马厩和安置马车的空棚子。绕过福字照壁,才是真正的呢,显见,姚先生很严厉。这是好事啊,严师出高徒。咱们自然不能亏待了姚先生,再捎信给你二叔,送两套好木器回来,特别是云椅,有两张好的,平日姚先生坐着读书,也舒坦一些。”

“好,都听爷爷的。”

娇娇笑眯眯应和,哄得老爷子越发神气和欢喜。

祖孙两个说的兴起,索性又去了一趟学堂。胡天明正同林富奶奶在做账,学堂有规矩,进门的学童都有一套衣衫,不必每日都穿,但每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这三日,外加一些重要的时候,是一定要穿的。

但学童们家里日子不算富庶,难得有套新衣衫,所以,大半孩子日日上学都要穿着,别的孩子见了,也不想特立独行,就也穿了。

这般,每到放学的时候,穿了同样衣衫的学童们一窝蜂的从学堂出来,散去各个村屯。一路被人羡慕议论,他们就越发觉得骄傲,也就更珍惜在学堂读书的机会了。

如今新入学的一百五十个学童,还没有新衣衫,这就要买布料,到时候按人头发下去,让学童家里帮忙裁剪。

至于住宿的学童,铺盖被褥都是从家里带的,这倒是不用学堂准备。

眼见林老爷子和娇娇到了,胡天明和林富奶奶都接了出来。

听得要选两个三个丫鬟,两个小厮,胡天明想了想,就在金木水火土五组小子里,选了两个。他平日照管这些小子,自然最是清楚他们的品行和脾气。

考量到姚先生父子都是喜好读书,又因为身份原因,不好张扬,所以,他挑了金一和火六。这两个小子,平日学写算很不错,先前也有读书的底子。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话不多,又谨慎细心。

末了,他又望向林富奶奶。

林富奶奶这会儿心里也一直在盘算,开口时候就推荐了

秋双,夏荷和冬慧三个。

“秋双一直在灶间帮忙,手脚利落,平日在灶间张罗个饭菜肯定能成。夏荷和冬慧这两丫头,衣衫被褥都是整理最干净的,说话也是明明白白,给两个先生拾掇屋子,有事传个消息,都不会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