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讨厌的人
袁伟感觉自己睡了一觉,再清醒过来的时候,还在回忆梦中的香甜,他已经有段日子没有睡的如此踏实了。
“袁伟,袁伟……”何锦绣喊着老公的名字,用手轻轻的捏着他尚好的另一只手。
袁伟缓缓的睁开眼睛,白色的天花板映入眼帘,连串的信息也像是重新联电了似的,纷至沓来。
“我……”袁伟忍不住抬了下手,却是被固定住了,再想坐起来,又被何锦绣赶紧给压住了。
“你先别着急,难受吗?”何锦绣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如此温柔过。
在村里卖农资的时候,她可以叉着腰跟人对骂三小时,在村东头的吼声能吵醒村西头的老头。然而,丈夫的虚弱,却让何锦绣的声音也跟着虚弱起来。
“我……”袁伟的嗓音干涩,嘴唇干哑,渐渐的回忆起了手术和手术前的事情,再看到自己包扎的鼓囊囊的左手,袁伟强行挤出一个微笑:“我没事。”
滚滚的泪水,瞬间从何锦绣的眼眶中流了出来。
过去几个小时,何锦绣的胸腔中,满满的都是愤怒,她怨恨周围所有的人或事或物,怨恨运气怨恨世界怨恨工作怨恨社会,直到现在,她才后怕起来。
袁伟如果残废了怎么办……
欠下的债务怎么办……
接下来怎么办……
许多事她想都没有想过,许多事她不想去想。
如果袁伟的手指坏掉了,他就不能工作了,何锦绣自己可能还需要照料家庭了,村里的风言风语不可避免,她能承受得住,老公应该也可以,孩子们的话……
何锦绣泪眼婆娑的看看女儿,只觉得浑身一点劲都没有了。
生病!
花钱!
照顾女儿!
不能工作!
一项项,一样样的事儿,堆积起来,像是将何锦绣塞进了水井里,使劲的往井底按。
“病人醒来了啊。”霍从军笑眯眯的来到了病房。
他是听说了凌然用医药代表的事,特意过来看看。
吕文斌紧随其后,向家属介绍道:“霍主任是我们急诊科的大主任,正好有时间过来。”
何锦绣有些茫然的点点头,显然,主任或者大主任或者大喷子或者霍主任,她都没什么概念。
霍从军见此,预设的计划也稍稍改变了一些,转而用亲切的语气道:“感觉怎么样?”
“还好。”袁伟迟疑着回答。
“恩,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及时的喊护士,或者给查房的医生说。”霍从军面带微笑,语带诚挚。
袁伟刚刚用过麻药,还有些迟钝,何锦绣的情绪却已经起来了:“霍主任,我老公的手能不能好?以后,手指头还能不能用?”
“手术做的很成功,所以现在要在恢复方面下功夫。恢复的好,手指就能用,不要太担心。”霍从军依旧亲切。
“手术都做完了,不是就该好了吗?”何锦绣满怀着朴素的期待。
“手术做完了,才是恢复期,恢复期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比手术期还重要。我们把这个一整套的恢……恩,治疗啊,就叫围手术期……”霍从军温言温语的安慰着,又道:“接下来的几天,是很重要的时间,主要有两关需要闯。”
“闯关?”
“是。”霍从军很知道如何与病人聊天,就像是个和煦的老头似的,道:“发去了英文期刊,还有一篇病例报告过审,所以才有此一问。
余媛微微一笑:“不用发scI,就发一篇核心期刊好了。”
“核心期刊……就好了吗?”吕文斌呵呵呵的笑了四声。他也是要写论文评主治的人,需要发表的无非就是一篇核心期刊罢了,何曾“好了”过。
余媛微微颔首,并不解释,在不用踏脚凳的情况下,她的眼神中弥漫的都是鄙视。
吕文斌嘴角抽搐两下,他熟悉这样的眼神,每当他经过医院后巷的卤肉店的时候,他都会流露出这样的眼神。
“呼……”病床上的袁伟打起了呼。
何锦绣和女儿好奇的打量着医生们,听着他们的对话,倍感心安。
断指再植做的怎么样,她们还不是很清楚,目前都包在厚厚的纱布里呢,但是,看着来来往往的医生和护士,总是能让她们觉得安宁一些。
接下来几天,余媛变成了查房的主力军。
吕文斌和马砚麟乐得如此。
查房的工作量是极大的,尤其是管床医生,每天起码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于此。谁要是主动关心某个病人的话,没有人会去争抢的。
凌然的手术量依旧不高,陆陆续续开始离开的患者,是断肢再植早期入院的患者,那时候凌然的手术频率还不高,所以,如今每天能腾出来的病床数也有限。
再者,加床就像是债务,用的越多压力越大,总是要还的。
于是,为袁伟做完手术的几天时间里,也是吕文斌和马砚麟极轻松的时光了,他们平均每人每天两台手术都不到,恢复期病人的查房简单,病历也越来越好写,常常可以用外科四铜钱来覆盖:今日查房,患者症状同前,查体同前,诊断同前,治疗同前,续观……
这种快乐,一直持续到了医院贴出新的公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祝同益一行莅临我院参观访问。
骨科、手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类风湿科、疼痛科、急诊科等等与骨科和运动恢复相关的科室,都主动或被动的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