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招童,危机四伏
会试放榜的流程其实与乡试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放榜的地点,以及榜上提名的意义不同。()
贡院,以“贡”为名,上贡之意,一跃便是天子门生,青云直上;金榜,严肃意义上,唯有殿试的榜单才能称为“金榜”,乡试童子试那些都属于低层次的,不配称“金”。而只要会试考中,便等于是通过殿试了,差别是名次的问题。
会试放榜,渠道颇多。最先通报的,是快马捷报,到举子所住的客栈里报讯;然后轮到在贡院大门外张贴完整榜单。
这榜单会抄写成多份,在长安各大衙门,以及城门醒目处张贴;然后发放到各州郡去、各府城去、甚至各县城的县衙也得张贴,从而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金榜题名,举国皆闻,便是这样的意思。
在通讯蔽塞的古世界,如此做法基本便是官方极致了。
清晨,微寒的晨风吹拂,贡院附近的数间客栈早已是大开门市,坐满了翘首等待捷报的举子。由于贡士取足额三百人,人数颇多,故而捷马快报会很早就从贡院奔驰而出,比较紧凑。
在等待之际,举子们就吃些早点,先填饱肚子,还能缓和一下情绪。
“得得得!”
突然之间,远方街道便传来快马疾驰的声响,是如此清晰,牵动人心。
轰!
下意识地诸多举子便冲了出去,来到客栈外倾听——在整个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其中童子试是敲门砖。乡试是门槛,会试则是登堂入室。每一关隘。都极为重要,都能让考生们魂牵梦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在今日。
“会试捷报,恭贺名州台城怀县举子周讳谷老爷高中今科贡士。要是跟随逍遥富道出家当道童,岂不是断了科举之路,万万不可。
见他拒绝得坚决,道士嘴一撇:“不行拉倒。”
一扬拂尘,朝泾县而去。
这县城他之前已来过多趟,熟悉得很,只在街道上闲逛。不过寻找道童,并非只是为了找个做粗活脏活的下人,而是有一层寻找衣钵传人的意义在里面。逍遥以前,就是从小小的道童做起,并最终成为了崂山的嫡传弟子。
当然啦,到了他这一代,崂山也就只剩下他这么一个弟子了。
泾县不大,就那么几条街道,不用多久便走完了,毫无发现。
逍遥富道也不烦躁,依然不疾不徐地逛着。如果说释家讲因果,道家便注重机缘,急不得。
不知不觉间,转到一条街道,抬头一看,不禁晒然:原来已经来到陈三郎家那边来了。
想到陈家中丫鬟小翠丰腴的身段,道士不由有些心热,就想着去登门讨顿饭菜吃吃。
猛地,他脚步一顿,一双眸子凝缩住:
“不对,情况有些不对……”
目光掠过陈家那边,望着那几张颇为面生的脸孔,感觉那些人都是伪装埋伏在陈家外面,隐隐成合拢之势,要进行着某些行径,当真有些危机四伏的意味。
这些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