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船
当晚,11个油块的竞标全部完成,BP照旧是大赢家,得到了6个油块的股权,埃克森、道达尔、壳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再加上大华实业,得到了剩下五个油田。
和大华组成公司团的法国菲纳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及相对大牌的西班牙雷普索纳公司一无所获,只能靠着依照先前的协议,与大华实业签署合作和技术合同来做下游公司,其姓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石油服务协议,但利润更低,属于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以弥补他们各自在竞标中的付出。
苏城也不在乎他们能做多久。油田开发的前奏部分是最艰难的,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最难写一样,无论多多少的帮助都不为过。
几年以后,菲纳、雷普索尔等公司若是希望结束协议,苏城也不在乎,到时候,大华实业光是从阿塞拜疆攫取的利润,就足够它扩张成一只庞然大物了。
各公司的代表频繁向大华实业道贺,但贺电最真诚的应当属于媒体界。
这次竞标,除了苏城的大华实业采取了读力竞标的方式,剩下的10个油田,都被公司团得到,而且只有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埃克森获得的油田股份比例超过50%。
对媒体来说,这就是再好不过的新闻题材了。
其他五家获胜的公司团意味着数十家公司,他们将分担石油开采的成本和风险。历史上,阿塞拜疆的11块油田里面,至少有2块油田是干油田,也就是几乎不能产油的油田。剩下9块油田,年产量超过1000万桶的大约有五六个,但超过2000万桶的就只有两三块了。
在目前的行情下,产油1000万桶的油田只有微利,产油2000万桶的油田才称得上利润丰厚。换言之,现在兴高采烈在庆祝的石油公司,未来三年,有一半要哭着回去。
只有剩下的一半才能品尝胜利的甘美——在品尝了原油的苦味以后。
在苏城的印象里,埃克森最终似乎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阿塞拜疆,三年特许权愣是没有找到油田也怪不得别人……当然,家大业大的埃克森并不会因此而受到震荡,墙内损失墙外补,其他公司也少不了遇到这种情况。
程来吧,否则,到了费老跟前一问三不知,怎么好意思。”刘建国这不光是场面话,他是真的想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他对个人仕途的一次突破。
王羽架不住他的道理,悻悻的又去工作了。
未等两人回到陆地上,石油总公司的代表徐杰自己雇船,也来到了测量船。
徐杰和刘建国的目的相似,但代表的单位不同。对他,苏城就没有那许多客气了,只给了两张通信证,连狭窄的船舱都没有,就让剩下的陪同人员自生自灭去了。
测量船空间有限,这也是应有之义。徐杰和后面来的公司代表,干脆就租了渔船,住在上面。
因此,大华实业在巴库的第一口初探井,是在一票渔船的注视下,打进去的。
这一次,苏城也无法从茫茫大海中,找到几率更高的探井地点,他甚至连阿齐久油田的深度都不清楚,唯有将这些工作,全部交给尽职尽责的地质工程师。
在一次次百万乃至千万级的花销中,初探井竖的越多,他们对地下的情况就知道的越清楚。
1993年的末尾,就在一群野猫井的搔扰下结束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