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败之行与实验先锋(1 / 1)

失败之行与实验先锋

“**!”

房间里,褚青挂断了电话,居然用英文骂了一句。▲,随后在小客厅走来走去,一分钟转了十几个来回,显得很焦躁,道:“市川说放弃对《盲井》亚洲代理权的争取,我就,我就……”

他强忍住没飙出脏话,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由于范小爷这趟没随团,要留家看《萍踪侠影》的剧本,所以他情绪有了波动也无人可劝。

程颖的份量还差点,只得闷头不吭声,等对方缓和些,才道:“市川之前不都挺有意向的么,怎么突然不跟了?”

“我估摸着,他们肯定和mk2有协议了。”

褚青揉着脑袋,叹了口气:“两家都是大公司,不至于为了我们互相得罪。”

程颖抿了抿嘴,心情也很沮丧,这次戛纳之行简直处处不顺。

先是《无间道》,展映反响不如预期热烈,如果没有好莱坞及时出手,那妥妥的扑街扑到死。

这种类型片果然深得美国人民喜爱,其实在柏林影展之后,好莱坞便开始关注这部电影。近三个月以来,《无间道》在美国进行了n场的业界试映,戏中警方与黑帮互派卧底,斗智斗力的创意,令各大公司极为赞赏,并相信翻拍版具有非常高的市场潜力。

而所有竞争者中,以华纳、梦工场、派拉蒙和霍士四家公司最为激烈。梦工场先出价竞投,经过几轮叫价,最终华纳以二百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翻拍权,交由旗下布拉特彼特成立的制作公司搞定。

没错,就是二百万美元,比历史上的一百七十五万多了二十五万。

此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华语电影圈。因为这个价位,直接刷新了亚洲各地电影版权卖埠价纪录。

亚洲片本就被好莱坞鄙视。更别说砸钱买版权了。若说上一部,还特么是98年的《午夜凶铃》,几十万美元便卖给梦工场重拍,结果人家赚了数千万。

两厢一对比,民族自豪感瞬间爆棚,可谓无限荣光。

寰亚自然不会放过大好机会,适时推出了《无间道2》的拍摄计划。于是好嘛,不仅香港沸腾,台湾那边也莫名其妙的跟着嗨,据说已翘首以待。

提起来很奇葩。同学在西方的较高人气;另一方面,则是《苏州河》的成功,让欧洲影评界与片商十分期待楼烨的这部作品。

褚青当然得去捧场,只是略微低调了点,免得被记者围堵。

现场的反应不太美妙,开始放映后,便陆续有记者退场,直到影片结束,能容纳1000人的影院中,退场人数已近两成。

褚青倒是全程认真,然后发现,自己没看懂。

总体上,这是一部失控的电影。楼烨延续了《苏州河》的小资调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通篇充斥着巴洛克式的结构影像,以及叠影、重复的跳接镜头。

从视觉上,那倾盆大雨和冰蓝的室内色调,确实很尿性,但情节太渣了,乱混到你懒得花费精力去认证那些基本的人物关系。

就像站台上的那场戏,褚青愣是没搞明白,章同学和刘晔在弄啥。就看见章子依掏枪乱射,然后远处就倒下一个人,刘烨便开始发飙……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压根没交代。

反正他看完全片,觉着导演发挥最好的一段,是李兵兵在房间里跳舞,靡婉骚*气,暧*昧入骨。

而次日,媒体纷纷给出了意料之中的评价:

美国人坦承,分不清片中十几个角色谁是谁,甚至搞不懂那些抗日青年是为哪个党派工作。

日本人觉得他们的演员中村亨表现碉堡,但不喜欢电影的结尾,因为楼烨插入了一段侵华时期的影像纪录。

欧洲人的评论,支持与反对分歧明显。

大陆的记者觉着曲高和寡,香港影评界比较尖刻嘲讽,相比起来,居然是台湾同胞最支持这部国产片。

混到这份上,结果不言而喻,章同学和刘晔双双飞回国内工作,不再等闭幕揭晓。只余楼烨独守戛纳,期待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褚青觉着他有点,有点不够洒脱,或许这部地上电影对他的意义特别,强撑着都不肯认输。

电影节进行至此,已经临近尾声。

他头一次没什么参与感,一直忙着自己那点破事,等缓过神才惊奇的发现,竟然快落幕了。

《制服》和《香火》的首映安排得很靠后,闭幕前三天才轮到这俩片子,上下午各一场。

对褚青来说,这两场放映结束,便可以与mk2进行最后一轮的商谈,敲定四部电影的发行命运。

而对刁亦南和宁皓来说,在他们各自的三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人生中,这大概是最值得热血沸腾的一天。

(不灭生日快乐……)